过去一周(5月13日-5月17日)上证综指下跌0.02%,深证成指下跌0.22%,创业板50指数下跌0.81%。成交方面,市场日均成交额由前一周的9540亿元回落至8490亿元。海外通胀回落、国内政策积极因素影响下,北向资金近一周净买入88亿元,较上一周接近翻倍。

行业方面,申万31个一级行业有16个行业上涨,存量博弈下分化较大。受地产政策刺激,房地产行业涨幅居首,达12.65%,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等产业链相关行业涨幅亦靠前。家用电器、医药生物、煤炭等板块表现靠后。

经济方面,4月社融和信贷数据低于预期,社融存量增速环比继续回落0.4个百分点至8.3%。另一方面,各城市陆续优化地产政策,周五央行更是“三箭齐发”,大力度加码地产政策,地产去库有望出现拐点。

华安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认为,A股市场自2月以来的修复行情斜率虽有所放缓但仍在延续。新质生产力号召下,国内加大科技创新与产业支持力度,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高新科技板块的投资机会进一步显现。权重板块电力设备新能源,受益于核心龙头业绩坚韧与下游汽车持续创新迭代,近期市场关注度提升。当前创业板50指数估值25.5倍,处于过去三年14.6%的历史分位数,创业板50ETF(159949)具备较好投资价值(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5.17)。

创业板50指数(399673.SZ)权重行业观察:

电力设备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5月14日,美国拜登政府公布对中国部分产品加征关税的决定,其中2024年即加征关税的新能源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关税由25%提升到100%,EV锂电池关税由7.5%提升到25%,太阳能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关税由25%提升到50%。部分产品2026年方加征关税,非EV锂电池关税2026年起由7.5%提升至25%,天然石墨和永磁体关税2026年起由0增至25%。据乘联会数据,23年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美国1.3万辆,我们认为对产业链和需求端造成的影响较有限,未来或存在一定压力。

光伏:新关税法案利好光储供应商出海。从光伏储能角度看,本次美国对非电动汽车锂电池加征关税也是延缓两年时间,从2026年起生效,可能会带来2024年和2025年的储能抢装潮。时间维度上看,美国本土供应商项目进展较慢,国内供应商仍有充裕时间进行全球布局战略调整。同时,随电芯价格逐步下跌,光伏储能系统整体成本中储能电池占比下降明显,未来关税税率尽管有所提升,我们认为对光储产品整体盈利能力影响不大。

医药

生物医药:供给端方面,2023年国内血制品采浆量突破12000吨,增长明显。需求端方面,由于2023年新冠放开后的需求带动以及其他临床使用场景的扩展,白蛋白和静丙的需求持续提升,静丙零售端的销售单价快速攀升。血制品行业整合加剧,收购溢价明显,外资持续流入或为行业估值提供支撑。血制品由于其较强的政策壁垒性和资源紧缺性,行业护城河深,现金流稳定,外资持续增持血制品公司。此外,当前A股血制品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以央国企为主,由于血浆站拓展需要地方政府对企业实力的认可,而随着央国企改革逐步深入推进,血制品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有望进一步释放,估值有望实现进一步提升。

创新药:《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年)》正式印发。《措施》明确取消医疗机构药品数量限制。推动建立医疗机构药事会规范化流程,国谈药目录公布后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全年药事会召开不少于4次。北京市对于创新药在临床研究及应用、审评审批、支付渠道等方面做出了相当多的政策支持。目前国内公司经过多年研发投入,创新药公司陆续进入收获期,新药出海授权金额不断创新高。创新药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北京等各地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创新药板块情绪有望迎来回暖。

电子

消费电子:2024款苹果iPad发布,搭载全新M4芯片的新款iPadPro,以及史上最大屏幕的iPadAir6,助力苹果AI终端落地及OLED在中尺寸领域渗透。GPU、神经引擎、新版机器学习加速器、统一内存等硬件的结合将驱动M4在AI上实现优异的性能。苹果在高端线上首次搭载M4芯片,能够更好地支持现阶段以及未来苹果更多AI功能的嵌入与布局。目前,各消费电子厂商相继发布AIPC,AI大模型迭代迅速,未来AI在硬件方面的落地竞争趋于白热化,建议关注AI芯片相关产业链。

半导体:北京时间5月14日凌晨,OpenAI发布其首个端到端多模态模型GPT-4o。本次发布的主要亮点是大幅缩短的大模型响应时延。根据公司披露,GPT-4o语音模式平均时延320毫秒,与人类在对话中的响应时间相似,而GPT-3.5及GPT-4的时延分别为2.8秒和5.4秒,这为大模型在手机、耳机等移动设备上的应用落地铺平了道路。根据彭博报道,苹果和OpenAI接近达成iOS聊天机器人协议,建议关注6月11日举行的苹果WWDC2024。

  风险提示:以上仅为标的指数当前成份股分布的客观介绍,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投资收益的保证。指数公司后续可能对指数编制方案进行调整,指数成份股的构成和权重可能会动态变化,请关注部分指数成份股权重较大、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产品收益存在波动风险,投资需谨慎,详情请认真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