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週(5月13日-5月17日)上證綜指下跌0.02%,深證成指下跌0.22%,創業板50指數下跌0.81%。成交方面,市場日均成交額由前一週的9540億元回落至8490億元。海外通脹回落、國內政策積極因素影響下,北向資金近一週淨買入88億元,較上一週接近翻倍。

行業方面,申萬31個一級行業有16個行業上漲,存量博弈下分化較大。受地產政策刺激,房地產行業漲幅居首,達12.65%,建築材料、建築裝飾等產業鏈相關行業漲幅亦靠前。家用電器、醫藥生物、煤炭等板塊表現靠後。

經濟方面,4月社融和信貸數據低於預期,社融存量增速環比繼續回落0.4個百分點至8.3%。另一方面,各城市陸續優化地產政策,週五央行更是“三箭齊發”,大力度加碼地產政策,地產去庫有望出現拐點。

華安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認爲,A股市場自2月以來的修復行情斜率雖有所放緩但仍在延續。新質生產力號召下,國內加大科技創新與產業支持力度,以創業板爲代表的高新科技板塊的投資機會進一步顯現。權重板塊電力設備新能源,受益於核心龍頭業績堅韌與下游汽車持續創新迭代,近期市場關注度提升。當前創業板50指數估值25.5倍,處於過去三年14.6%的歷史分位數,創業板50ETF(159949)具備較好投資價值(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5.17)。

創業板50指數(399673.SZ)權重行業觀察:

電力設備新能源

新能源汽車:5月14日,美國拜登政府公佈對中國部分產品加徵關稅的決定,其中2024年即加徵關稅的新能源產品包括:新能源汽車關稅由25%提升到100%,EV鋰電池關稅由7.5%提升到25%,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組裝成組件)關稅由25%提升到50%。部分產品2026年方加徵關稅,非EV鋰電池關稅2026年起由7.5%提升至25%,天然石墨和永磁體關稅2026年起由0增至25%。據乘聯會數據,23年新能源乘用車出口美國1.3萬輛,我們認爲對產業鏈和需求端造成的影響較有限,未來或存在一定壓力。

光伏:新關稅法案利好光儲供應商出海。從光伏儲能角度看,本次美國對非電動汽車鋰電池加徵關稅也是延緩兩年時間,從2026年起生效,可能會帶來2024年和2025年的儲能搶裝潮。時間維度上看,美國本土供應商項目進展較慢,國內供應商仍有充裕時間進行全球佈局戰略調整。同時,隨電芯價格逐步下跌,光伏儲能系統整體成本中儲能電池佔比下降明顯,未來關稅稅率儘管有所提升,我們認爲對光儲產品整體盈利能力影響不大。

醫藥

生物醫藥:供給端方面,2023年國內血製品採漿量突破12000噸,增長明顯。需求端方面,由於2023年新冠放開後的需求帶動以及其他臨牀使用場景的擴展,白蛋白和靜丙的需求持續提升,靜丙零售端的銷售單價快速攀升。血製品行業整合加劇,收購溢價明顯,外資持續流入或爲行業估值提供支撐。血製品由於其較強的政策壁壘性和資源緊缺性,行業護城河深,現金流穩定,外資持續增持血製品公司。此外,當前A股血製品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以央國企爲主,由於血漿站拓展需要地方政府對企業實力的認可,而隨着央國企改革逐步深入推進,血製品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有望進一步釋放,估值有望實現進一步提升。

創新藥:《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4年)》正式印發。《措施》明確取消醫療機構藥品數量限制。推動建立醫療機構藥事會規範化流程,國談藥目錄公佈後一個月內召開藥事會,全年藥事會召開不少於4次。北京市對於創新藥在臨牀研究及應用、審評審批、支付渠道等方面做出了相當多的政策支持。目前國內公司經過多年研發投入,創新藥公司陸續進入收穫期,新藥出海授權金額不斷創新高。創新藥作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北京等各地不斷出臺政策支持創新藥發展,創新藥板塊情緒有望迎來回暖。

電子

消費電子:2024款蘋果iPad發佈,搭載全新M4芯片的新款iPadPro,以及史上最大屏幕的iPadAir6,助力蘋果AI終端落地及OLED在中尺寸領域滲透。GPU、神經引擎、新版機器學習加速器、統一內存等硬件的結合將驅動M4在AI上實現優異的性能。蘋果在高端線上首次搭載M4芯片,能夠更好地支持現階段以及未來蘋果更多AI功能的嵌入與佈局。目前,各消費電子廠商相繼發佈AIPC,AI大模型迭代迅速,未來AI在硬件方面的落地競爭趨於白熱化,建議關注AI芯片相關產業鏈。

半導體:北京時間5月14日凌晨,OpenAI發佈其首個端到端多模態模型GPT-4o。本次發佈的主要亮點是大幅縮短的大模型響應時延。根據公司披露,GPT-4o語音模式平均時延320毫秒,與人類在對話中的響應時間相似,而GPT-3.5及GPT-4的時延分別爲2.8秒和5.4秒,這爲大模型在手機、耳機等移動設備上的應用落地鋪平了道路。根據彭博報道,蘋果和OpenAI接近達成iOS聊天機器人協議,建議關注6月11日舉行的蘋果WWDC2024。

  風險提示:以上僅爲標的指數當前成份股分佈的客觀介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作爲投資收益的保證。指數公司後續可能對指數編制方案進行調整,指數成份股的構成和權重可能會動態變化,請關注部分指數成份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證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產品收益存在波動風險,投資需謹慎,詳情請認真閱讀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