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週二表示,將抓緊建立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經營主體作用,引導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全社會共同投入,更加全面深入參與該項工作。

自今年3月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出臺以來,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繼發佈政策文件,在開展汽車以舊換新、推動家電以舊換新等方面出臺具體措施,地方政府也在抓緊行動,發佈製造業貸款貼息、以舊換新補貼、消費券等支持政策。

李超指出,推動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要堅持市場爲主、政府引導,發改委充分尊重企業和消費者的意願,支持各類經營主體積極參與。

“在工業、農業、建築、醫療等設備領域,以及汽車、家電、家居等耐用消費品領域,不少民營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具備優勢,有能力、有條件、也有意願參與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他說。

據國家發改委官方微信公衆號發佈消息,發改委分別於4月2日和5月6日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聽取11家民營企業對於這項工作的意見建議,鼓勵有關生產企業、平臺企業積極發揮作用。

“據有關方面不完全統計,部分家電企業、汽車企業已公佈的以舊換新補貼計劃金額超過150億元;多家電商平臺與生產企業合作投入超過100億元開展以舊換新促銷活動 ”李超說,隨着相關政策持續落地,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正參與到這項工作中,讓更多先進設備及高質量耐用消費品進入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

另外,今年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已於上週五開閘發行,李超透露,按照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關於“及早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的要求,以及國務院召開的支持“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動員視頻會議工作部署,在前期開展工作基礎上,發改委梳理出一批符合“兩重”建設要求、可立即下達投資的重大項目,待國債資金到位後即可加快建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