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鞠实

当前正值装修旺季,对于不少居民来说,在忙装修的同时,如何处理原来的旧家具成了一件烦心事。当初花大价钱买的家具如今想卖卖不出去,扔了又觉得可惜,有的居民甚至倒贴钱将其运走处理。(《工人日报》5月20日)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家具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不少家庭在享受新家具带来的舒适与便捷时,也面临着如何处理旧家具的难题。这些曾陪伴我们度过无数日夜的家具,或因款式过时,或因功能不再满足需求,成了家中难以处理的“鸡肋”。旧家具的去留问题,不仅困扰着普通居民,也考验着城市管理的智慧。

旧家具的尴尬处境,源于其回收再利用体系的不完善。当前,家具回收市场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回收渠道分散,缺乏统一标准和管理。许多居民在面临旧家具处理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即使有心回收再利用,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途径。而一些不法商贩利用这一市场空白,低价收购旧家具后,经过简单翻新又重新流入市场,给消费者带来安全隐患。

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发挥主导作用,统一规划,建立起覆盖“投放—运输—集中拆解—再利用”的回收利用完整链条。这一链条的建立,不仅要有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还需要在资金、技术、场地等方面给予保障。例如,可以在社区设立旧家具回收点,由专人负责收集,并通过专业的运输车辆将旧家具运送到集中拆解中心。在拆解中心,旧家具将按照不同的材质和用途进行分类拆解,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政府还应引导家具生产企业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一种环境保护政策,要求生产者对其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负责,包括产品使用后的回收和处理。家具生产企业作为产品的制造者,应该承担起旧家具回收再利用的责任。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激励,鼓励家具生产企业建立自己的回收体系,或者与专业的回收机构合作,共同推动旧家具的回收再利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还可以提高家具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形象。

除此之外,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旧家具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居民可以将不再使用的旧家具积极主动送到指定的回收点,或者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二手交易,让旧家具焕发新的生命力。此外,一些环保组织和志愿者也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旧家具回收公益活动,提高公众对旧家具回收再利用的认识和参与度。

在推动旧家具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有关方面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首先,要确保旧家具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在拆解和再利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防止因处理不当而造成环境污染或安全事故。其次,要关注旧家具的再利用价值。通过科学的分类和拆解,可以提取出旧家具中的有用材料,如木材、金属等,用于制造新的家具或其他产品。最后,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旧家具回收再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旧家具回收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从而积极参与其中。

从促进以旧换新角度给旧家具“安个家”,不仅是一项环保举措,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它关系到城市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也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