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政協報

本報前方報道組

《&nbsp人民政協報 》 (&nbsp2024年05月22日 &nbsp第&nbsp01&nbsp版)

“一封寫給政協主席的信,促成了一件民生實事的解決。”

這是怎麼一回事?近日,“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採訪團走進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在隨後召開的媒體座談會上,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相關負責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2023年7月,銀川市金鳳區中海國際熙岸小區居民給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雍寫了一封信,反映所在小區及相鄰小區存在地下車庫滲漏水問題。陳雍主席接到信後,第一時間將信件批轉到銀川市政協,三級政協聯動,把協商平臺搭進社區,協調各方與居民羣衆面對面協商,確定維修方案、開展安全評估、落實維修資金,解決滲漏水問題。10月份,漏水區域全部完成補修,地庫滲漏水問題得到解決。

無獨有偶,2023年5月初,自治區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在開展主題教育羣衆走訪過程中,瞭解到銀川市興慶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購買勞務服務的二泉環衛公司欠發1000多名環衛工人3月份工資一事,羣衆反響強烈。在自治區政協的關心關注下,通過協調各方,幾天後,1000多名環衛工人被拖欠的工資全部補發到位。

還有一件事也備受關注,受疫情影響,2020年2月1日銀川—香港直飛航線停航。2023年2月,自治區政協積極協調並向自治區黨委報送報告,引起高度重視。在相關部門共同努力下,航線於5月30日正式恢復通航。

會上,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相關負責人一一講述着過去一年自治區政協爲民辦實事的生動故事。

據介紹,一年多來,自治區政協始終圍繞“國之大者”、聚焦“區之要情”、緊盯“民之關切”,把促進民生改善作爲政協履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民之關切”作爲“行之所向”,把羣衆的“小事”作爲政協的“大事”。去年,自治區政協研究制定委員履職“服務爲民”活動“1+9”系列文件,通過開展實踐活動,助推解決一批關係羣衆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

“自治區政協通過搭建‘有事好商量’平臺,切實助推民生實事的解決,讓羣衆感到政協就在身邊、委員離自己很近。”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相關負責人說道。

近年來,自治區政協把開展困難羣體救助幫扶作爲履職着力點,通過區、市、縣(區)三級政協聯動,廣泛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問需於民,在實際行動中不斷促進民生改善。

在自治區政協組織帶動下,各市、縣(區)政協把困難羣體救助列入工作計劃、提上工作日程、配套方案制度,承接跟進困難羣衆幫扶工作,列出“爲民辦實事”清單,探索建立委員與困難羣衆結對幫扶機制,常態長效開展困難羣體救助幫扶工作。同時,鼓勵和支持委員弘揚扶貧濟困、助人爲樂的優良傳統,重點關心農村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失能人員、生活困難家庭等,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着力打造“服務爲民”品牌。

“人民政協要關注民生、傾聽民聲,下一步,我們將從小切口入手,多發現、多梳理人民羣衆急難愁盼的問題,積極搭臺,讓大家坐下來協商,多多幫助老百姓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爲黨委和政府分憂,讓黨羣關係更融洽。”自治區政協辦公廳相關負責人說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