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吉林日報

王 琦

近日,《關於開展首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印發,決定在今年5月開展首個宣傳教育月活動,全面落實“五育”並舉促進心理健康理念,面向全體師生開展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這一舉措體現了教育部門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高度重視,也反映出全社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廣泛關注。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面向全體師生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這不僅包括了幼兒園、中小學,還覆蓋了中職學校和高等學校,體現出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連貫性。幼兒期是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對於其未來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而中小學階段,正是人格形成和價值觀塑造的關鍵時期,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顯得尤爲重要。對於中職學校和高等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面臨着更多的社會壓力和職業選擇。因此,提升心理調適能力,培養自立自強、敬業樂羣的心理品質,對於他們更好地匹配職業、適應社會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通知》還強調了教師培訓的內容。各科教師需要學習掌握心理學知識,在學科教學中注重維護學生心理健康。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單一的課程,而要融入到日常教學的方方面面。這樣的整合性教育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各科知識的同時,全方位接受專業的心理教育,從而提高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重視程度。

家庭教育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環節。《通知》要求通過家長學校、家長課堂等方式,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講和培訓。這一要求有效引導了家長樹立科學的養育觀念,理性對待孩子的成長預期,關注並尊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發展規律,從而進一步發揮好家長這個第一任教育者作用,更好地引導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在這個信息化、多元化的時代,學生心理健康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也越來越複雜。網絡輿論、學業壓力、人際關係等都可能成爲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關注學生心理健康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僅僅依靠某一方單獨作戰,而是需要形成政府、學校、家長等全社會共同推動的強大合力。

啓動首個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月活動,釋放出全社會更加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信號。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將這種關注和努力持續下去,使之成爲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作。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爲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培養出身心更加健康的時代新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