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瀋陽晚報

男子爲治療結腸癌 節食暴瘦50斤 半個月後去世

問題來了:癌細胞真能被餓死嗎?

胃腸外科專家:腫瘤患者不應拒絕營養補充

近日,網上一條視頻登上熱搜:一名50多歲男子查出結腸癌後,因聽信“腸癌就是喫得太好而得的富貴病”的理論,拒絕了所有蛋白質食物,每天只喫一些蔬菜瓜果。不到2個月,他從結腸癌術後的150多斤迅速掉到不到100斤。因爲體重快速下跌,化療只做了一次就扛不住了,全身肌肉萎縮,不到半個月就離世了。爲此,“餓死癌細胞”的相關理論成爲網上熱議主題。

癌細胞能被餓死嗎?癌症手術後應該節食還是補充營養?5月21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採訪了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主任周建平教授。

追問一

結腸癌患者

可以喫肉嗎?

可以喫。肉類特別是魚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此外還含有脂肪酸、無機鹽等,可以爲患者提供日常所需要的多種營養物質,應當適量補充。但“紅肉”的攝入量一定要控制好,尤其是富含脂肪的食物。

追問二

結腸癌患者術後

可以清淡飲食嗎?

結腸癌手術後應該喫營養價值高的,即高蛋白、高熱量,能夠提供熱卡的食物,清淡的飲食是不可以的。

追問三

結腸癌患者

可以喫加工肉類嗎?

加工肉類應少喫或不喫,因其加工方式常常會產生苯丙芘、雜環胺、亞硝胺等致癌物,2015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已經將包括熏製肉類在內的加工肉製品列爲了最高等級致癌物。

觀點 營養治療是結腸癌治療的重要部分

周建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餓死癌細胞的說法是錯誤的,結腸癌治療包括手術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營養治療。營養治療是結腸癌治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周建平說,營養治療指的是結腸癌患者術前術後階段進行營養補充,目標是結腸癌患者術後儘快恢復營養。一些結腸癌患者術後出現消瘦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營養不良造成的,腫瘤患者不應拒絕營養補充,營養支持在治療中佔有重要地位。改善病人全身營養狀況,對於減少術後併發症、降低死亡率、幫助病人儘快恢復體力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標準 正常飲食之外還要加三個間餐

周建平說,結腸癌營養治療的標準是儘快恢復手術前的營養標準,手術後醫生會給予腸內營養液的補充。具體的指標是出院前喫半流食,出院後正常飲食。正常飲食是一日三餐,同時還要加三個間餐(主要是兩類營養素和蛋白粉),補充蛋白質可以減少肌肉的流失,增加熱量維持營養狀態,並且結腸癌的營養補充要持續到放化療結束。

數據 高健康飲食的癌症倖存者 再患癌的幾率降低65%

記者瞭解到,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發布的《中國常見惡性腫瘤患者營養狀況調查》顯示,中國惡性腫瘤住院患者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高達80%,中/重度營養不良的發生率高達58%。

2018年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團隊對1200名癌症倖存者進行了隨訪調查,發現與癌症倖存者的飲食質量較差相比,具有高健康飲食指數評分的癌症倖存者再次患癌症的幾率降低了65%。

因此,癌症病人應該比普通人更注意飲食的科學性,安排好每天的膳食。

提醒:癌症患者需注意補充3種營養

1、優質蛋白質

機體在獲得足夠熱卡的基礎上,需要一定的蛋白質用於再生、合成以阻止肌肉的喪失,燃燒產生熱量、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但腫瘤患者蛋白質合成減少,加上有不正常的蛋白質丟失,使機體消瘦,體重明顯下降。

一般認爲每日每千克理想體重供給蛋白質1~2g,這已能滿足大部分腫瘤患者的需要,其中注意動物蛋白和豆類蛋白應占蛋白總量的30%~50%。

肉、蛋、奶、豆類等食物除了爲人體提供優質蛋白質之外,還能提供維生素A、維生素B及鐵、鈣等物質。每日應攝入蛋白質食物6份,每份大約爲肉類30克、雞蛋60克、牛奶240毫升、豆腐100克、豆漿240毫升。

2、不飽和脂肪酸

脂肪酸按不飽和度來分共有三大類: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三類脂肪酸以一定比例攝入對心腦血管健康有促進作用。

癌症患者對於脂肪的攝入除注意食用量以外,應注意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間能量比例爲1:1:1,這就需要腫瘤患者日常保證魚畜肉類、植物油等的攝入量。

另外,對心血管、免疫系統和正常脂肪酸代謝更爲不利的是反式脂肪酸,它主要存在於奶油、煎炸物、速溶奶茶和烘烤的餅乾麪包等食品中,這類食物要少喫或不喫。

3、碳水化合物

大腦的營養供給主要依靠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是糧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穀雜糧類食物。這些食物其實對健康很有益處,它們能供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可以預防心臟病及某些癌症。因此要保持健康,粗糧、雜糧、蔬果等優質碳水必不可少。

癌症患者除了要注意補充上述三類營養外,平時的飲食還要遠離致癌食物,儘量少喫甚至不喫醃製、煙燻、火烤、油炸及黴變的食品,不要過多飲酒,以免因飲食不當導致癌症的復發。

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吳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