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豐都廟會,看千年美人

文/毛琪江

二橫路實行了臨時交通管制。豐都廟會,幾乎萬人空巷。我和兩個外地朋友提前半小時到場,但還是被擠在裏三層外三層的人羣中。

想到1988年,舉辦首屆豐都廟會時,老縣城的街道上,擁擠得無法邁開腳步。晚上,單位會議室、學校教室、長航碼頭候船室都敞開着大門讓遊客們過夜,但仍然無法容留所有客人。一部分遊客像落單的孤雁,從白天游到晚上,又從黑夜巡到天亮,爲廟會守夜。這讓作爲豐都人的我愧疚了很久。2015年,豐都廟會被納入國家“非遺”名錄之後,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我想,人們對逛廟會的狂熱癡迷,一方面是不願意忘記古人們虔誠地祭祀天地鬼神、祈福風調雨順,希望人間善惡有報、歲月靜好的初心。還有一方面是在逛豐都廟會時,既能感受祈福文化,還能看千年美人“天子娘娘”,何樂而不爲。

朋友突然問我豐都廟會的由來,我才疏學淺,一時半會也講不太清楚,只好說了個大概糊弄一下。我說,豐都的民俗文化像一座大山一樣厚重,其淵源可追溯到東漢時期。傳說陰長生、王方平在名山修道成仙后,各路宗教爭相在“鬼城”名山修建“天子殿”“報恩殿”“鬼門關”等廟宇或建築,吸引各地香客來此朝山進香,成爲民間信仰的活動中心,從那時候起,豐都廟會便逐漸形成了。我接着說,比如《西遊記》《聊齋志異》《說岳全傳》《西洋記》等著作中,均記載了200多個不同的鬼故事。對生前不盡孝道、作惡多端的惡鬼實行磨子推、鋸子鋸,斷其筋骨後再下油鍋煎炸,處以從重從快的刑罰,“陰曹地府”裏一片鬼哭哀嚎聲。你不妨設想一下,是不是一件很痛快的事兒?朋友笑着說,聽起來是很殘忍,但確實痛快。這是在教化人們,生前多行善,死後少受罪。我說,是的,這就是善文化的初衷之一。

“歲在甲辰,三月初三……”隨着祭司登上祭壇,抑揚頓挫地唱頌完祭文後,“陰天子娶親”的祈福活動並拉開了序幕。我們看到各路“神仙”在“陰天子”和“天子娘娘”的帶領下,陸續登壇,祭奠天地,敬獻五穀,祈求先祖的福佑。

“陰天子出巡啦!”“牛頭馬面”“黑白無常”“鐵面鍾馗”“哼哈二將”帶領着各色青面獠牙的“大鬼小鬼”們,走在隊伍前面,鳴鑼開道。

“陰天子娶親”的彩車走過來了,喇叭裏傳來《詩經》裏的《越人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人羣中,有人大聲喊着同伴,快點看,“新媳婦”來了。我們看到,馬路對面一名年輕力壯的男子,爲了讓身材較矮小的老父親看清遊行盛況,把七十多歲的老人架在雙肩上,高高地託舉起來像一個大寫的人字。坐在輪椅上的老年人,被圍觀的羣衆自覺地讓到最前排的位置。暮春的太陽也來湊熱鬧,從朝華公園的樹頂上斜照過來,使現場氣氛更加熱烈。爬到樹枝上的青年,坐在車頂上的小孩,站在人字梯上的婦女,看廟會的熱情不減當年。

彩車上,“天子娘娘”面帶微笑向我們揮手致意。她頭戴鳳冠,長裙曳地,文雅嫺靜,儀態萬方,恰如李白在誇讚楊貴妃的詩裏說:“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也像曹植在《洛神賦》裏描寫宓妃那樣:“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朋友驚奇地問,她是人還是仙?是鬼還是神?我邊看天子娘娘邊對朋友說,傳說她本來就是陽間凡人,她的名字叫盧瑛。18歲那年,她的父親出遠門收賬一年未歸、生死未卜,她與母親從大竹來到豐都名山參加香會,祈福父親早日回家團聚。當她站在天子殿門前,看着高大威猛的陰天子,心想,這麼英俊帥氣的男人,要是能成爲自己的夫君該有多好呀!心裏這樣想着,突然抬眼一瞥,與他四目相對。對方似乎也看透了她的心事,向她頻送秋波。盧瑛卻羞澀地低頭離開,回家後犯了相思病,臥牀不起。在月老的紅線相牽下,陰天子率隊吹吹打打來到大竹娶親。

此時,千年前那個既懂琴棋書畫,也會穿針引線的大竹姑娘盧瑛,彷彿就在我們身邊。她爲人善良,孝敬父母;她面若桃花,心似玉壺。即便是嫁給了“權高位重”的陰天子,也執善而行,心懷慈悲。羽化而登仙之後,她在陰間的職責就是保佑人間五穀豐登,保佑百姓無災無難,因此成爲了人們心目中的女神。

朋友深有感觸地說,只爲那驚鴻一瞥,就能牽手千年。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多美好啊,可惜我輩只能像東坡一樣“羨長江之無窮,嘆吾生之須臾”了。

神鳥彩車隊緩緩駛進了我們眼前。當“鳳凰于飛,和鳴鏘鏘”的聲音迴響在豐都上空時,我纔想起這隻“巴渝神鳥”,出土於豐都高鎮漢墓羣,是三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象徵着重慶的騰飛,是洞天福地的豐都古人的圖騰。

宮女隊的彩車一路鼓瑟笙響,扣舷而歌。從“鬼國宮殿”裏走出來的宮女們,個個溫婉慈面,翩翩婷婷。她們或低眉舞袖,或長目遠眺,對我們不媚不兇,神態平和。腳踏風火輪的“女鬼”們,走近街邊,與觀衆們互動,在人羣中引起了一陣又一陣的驚叫。

鬼面舞、響篙舞、神鼓舞、竹鼓舞等具有豐都特色和民俗風情的表演,把祈福活動推向了高潮。那“龍孔戲牛舞”隊的表演,更是讓人們忍俊不禁。兩頭老牛,爲了爭喫農夫背篼的嫩草,顧不上體面的娶親場面,在隊伍裏扭打成團。

我們能感受到的是,如今的豐都廟會,已把文化、經貿、旅遊活動融爲一體了,難怪如此受人歡迎。願豐都廟會像千年美人一樣經久不衰。

作者簡介:毛琪江,重慶市豐都縣作家協會會員、重慶市詩詞學會會員、重慶市豐都縣詩詞楹聯學會會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