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IPO日报

原创 吴鸣洲

今年4月12日,资本市场第三个“国九条”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加快形成应退尽退、及时出清的常态化退市格局。

4月30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相关退市规则,完善财务类、重大违法类、规范类和交易类四类强制退市指标。

而伴随着退市新规的正式推出、以及2024年年报的发布,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因触碰监管红线而遭到风险警示,“披星戴帽”“退市警报”的情况频频发生。

截至5月22日收盘,A股ST类公司(含ST股和*ST股,下同)已经达到180家,其中*ST公司数量为95家,ST公司数量为85家。

IPO日报发现,已有部分公司在退市新规的作用下,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

与此同时,2024年至今,已有9家公司完成退市,16家公司锁定退市命运,退市公司数量相较往年又有所提升。

来源:张力

近百家公司被ST

此次退市制度改革,进一步严格强制退市标准,对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财务类退市、交易类退市、规范类退市等四类退市指标优化完善,科学设置重大违法退市适用范围,严格没有投资价值公司的认定标准,同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

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方面,调低财务造假触发退市的年限、金额和比例,即便达不到退市标准,只要被行政处罚的,也要实施ST风险警示。

具体来看,一方面,凡是行政处罚认定财务造假的,无论金额大小,均需被实施ST;另一方面,造假金额比例年限达到一定程度的,将被强制退市。此次修订将现有“连续2年造假金额5亿元以上且超过50%的指标,调整为1年造假2亿元以上且超过30%,连续2年造假3亿元以上且超过20%,连续3年及以上造假三种情形。

据此,原退市标准无法出清的单年大额造假、多年连续造假公司,将被强制退市。

规范类退市方面,将资金占用、内控审计意见、控制权长期无序争夺等纳入规范类退市情形,增强规范运作的强约束。

财务类退市方面,加大绩差公司淘汰力度。将沪深主板公司财务类退市指标由“净利润或扣非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改为“利润总额、净利润或扣非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即将营业收入指标由1亿元调升至3亿元,并在亏损指标中增加利润总额为负的考察维度。

交易类退市方面,完善市值退市指标,将主板3亿元市值退市指标提升至5亿元,旨在加大市场化公司出清力度,并继续坚持不同板块差异化的标准设置。

受退市新规影响,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月22日,新规后已有96家上市公司被实施ST。如将时间线拉长,这一数据将更加庞大,4月1日至今已有170家上市公司被实施ST。

已有公司受新规影响

IPO日报发现,已有部分公司在退市新规的作用下,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或其他风险警示。

2024年5月12日晚,三家上市公司先后公告称,因之前的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公司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简称被ST。这三家公司分别是海峡创新、汇金股份、特发信息。

具体来看,2018年5月,海峡创新取得好医友实际控制权,将好医友纳入海峡创新合并报表范围。2020年11月,海峡创新丧失对好医友实际控制权,并不再将好医友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018年至2019年,好医友为扩大营收规模,通过虚构或虚增会诊咨询服务,虚增其营业收入,并安排第三方主体配合空转资金。上述行为导致海峡创新2018年年报虚增营业收入7533.69万元,占当期披露金额的12.49%;2019年半年报虚增营业收入4712.27万元,占当期披露金额的17.17%。

而汇金股份是2021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总额1524.52万元,占更正前利润总额的22.42%,具体包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算错误、未按已披露的会计政策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等,且未及时披露公司时任董事、总经理郭俊凯被留置的情况。

特发信息的财务造假则是源自收购子公司特发东智。

特发东智为完成业绩承诺,通过跨期调节营业成本、虚构业务等方式,虚增收入、虚增或虚减营业成本和利润。

2015年至2019年,特发东智通过少计或延迟入账客售料采购款、跨期调节营业成本的方式虚减或虚增营业成本。其中,2015年至2018年分别虚减营业成本1039.33万元、9173.46万元、5624.61万元、1162.92万元,2019年虚增营业成本6494.77万元。

2019年,特发东智通过伪造采购订单和相关物流单据等方式,虚构与深圳市友华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销售业务,虚增营业收入3.28亿元、营业成本2.84亿元,虚增利润总额4386.71万元。

特发东智上述行为导致特发信息2015年度至2018年度利润总额分别虚增1039.33万元、9173.46万元、5624.61万元、1162.92万元,2019年度利润总额虚减2108.06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17%、34.74%、16.58%、3.29%、5.33%。

可以看出,上述三家公司的年报均存在虚假记载。

而在最新发布的退市规则中,增加了适用于财务造假的其他风险警示制度(ST)指标。

根据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载明的事实,上市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尚未达到退市标准的,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此外,证监会还对衔接规则作出说明:自新规则施行之日起,上市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相关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适用新规则中关于虚假记载其他风险警示情形的规定。新规则施行前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载明公司披露的年度报告财务指标存在虚假记载,但在新规则施行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样予以适用,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上述三家公司均于5月收到了监管层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这意味着,这三家公司将适用于新规则中关于虚假记载其他风险警示情形的规定,也因此被ST。

汇金股份证券部人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4月3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新规发布即实施,汇金股份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如果汇金股份在4月30日之前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可能也不会被ST。

ST公司股价大跌

除了虚假记载,退市新规在其他方面的规定也在持续发威。

例如,退市新规在规范类退市方面新增了控股股东资金占用退市情形。

退市新规明确指出,公司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余额达到2亿元以上或者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30%以上,被证监会责令改正但未在要求期限内完成整改的,依序停牌2个月,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个月后退市。

5月10日晚间,ST摩登、ST红太阳、ST华铁、*ST中利、ST浩源、*ST深天、ST长康、ST三圣、*ST信通等9家公司相继披露收到责令改正措施决定的公告。这9家公司被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大额资金,监管部门要求相关公司在6个月内清收占款。沪深交易所火速下发关注函,要求涉事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切实整改到位,维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

此外,退市新规还对公司分红提出要求。

新规显示,如上市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值,且合并报表、母公司报表年度末未分配利润均为正值的公司,其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年均净利润的30%,且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低于5000万元,其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该规则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首次“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指2022年度至2024年度,所涉及的公司仍有时间改善公司分红情况。

4月16日,证监会在就分红和退市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以2020-2022年度数据测算,沪深两市可能触及分红不达标准的公司数量约80多家。

国盛证券通过对上市公司2023年年报统计分析,经筛选后,超过100家上市公司的分红暂时不达标。这些公司亟待在2024年加大分红力度、提高股东回报。否则,新规落地后可能被实施风险警示。

受退市新规影响,近期,不少ST公司股价表现均有所下滑。

5月6日,ST股迎来跌停潮,板块内近60只个股跌停。其中,ST聆达、ST银江、*ST保力等6只创业板股跌停(-20%),ST阳光、ST美吉、ST联络等50多股跌停(-5%)。

5月7日,A股ST板块又有超60只个股砸上跌停板,其中刚刚“披星戴帽”的*ST巴安、*ST银江连续两日20CM跌停,*ST保力跌超19%,*ST开元跌超15%,*ST美尚再跌超10%,市值仅剩1亿元。ST先锋、ST聆达跌超6%。

截至5月22日收盘,不考虑停牌公司,A股股价在1元以下(不包括1元)的公司有8家,分别是*ST美吉、ST阳光、ST富通、*ST高升、*ST易连、ST爱康、*ST巴安、正源股份。

1元-1.5元股价个股有43家,其中鹏都农牧、ST迪马报收1.01元,中银绒业报收1.01元、ST德豪和ST亿利报收1.05元,ST联络报收1.07元。值得一提的是,自4月29日开始,ST联络已经连续收获多个跌停。如再跌停2天,公司股价将跌破1元。

此外,股价在1.5元至2元线之间的公司超70家。

退市公司增加

在公司股价持续下滑之际,已有不少ST公司触发面值退市。

5月8日,*ST美尚披露,因4月8日至5月8日连续20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将被交易所强制退市。*ST美尚的股价最终定格在了0.13元,总市值不及0.9亿元。

5月13日,ST中南披露,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因ST中南的收盘价在4月3日至5月8日连续20个交易日均低于1元,触及股票终止上市情形,拟被交易所终止股票上市交易。

5月15日,*ST世茂披露,4月12日至5月15日,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同日,其收到上交所下发的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5月16日,*ST保力公告,4月15日至5月16日,股票收盘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已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将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

截至5月22日,今年已有9家公司完成退市,16家公司锁定退市。

去年同期则是有6家公司完成退市,今年退市公司数量又有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共47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强制退市44家。

在9家已经退市的公司中,退市博天和新海退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其余7家均是触及面值退市。

在16家锁定退市命运的公司中,6家公司触及面值退市情形,10家公司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

具体来看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的10家公司,*ST左江、*ST碳元、*ST商城3家公司因2023年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并且公司2023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审计意见,交易所拟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ST同达、*ST太安、*ST中期、*ST园城4家公司因2023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交易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ST新纺因2023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并且2023年末的净资产为负值,锁定退市;*ST越博、*ST三盛则因公司未在法定期间内披露2023年年报,交易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ST民控、*ST美盛、*ST美尚、ST中南、*ST世茂、*ST保力等6家公司则是因触及或将触及“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情形,锁定了交易类退市情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