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镜如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

梅长苏与靖王开始动手救卫铮了,此时,言阙神助力上大分,把夏江骗去道观,然后耍得团团转。没想到,对付夏江,只需攻破一招即可,梅长苏真是把他看透了。

说白了,夏江真正输给的不是言阙和梅长苏,而是他自己。为何?

先看言阙是怎么与夏江周旋的。

第一步,用信诱惑。

多年前,言阙与夏江也曾是好友,所以他对他的性情很了解,知道他的软肋是儿子。不过,夏江由于跟璇玑公主的关系“匪浅”,导致原配一气之下便带走了儿子,并且与夏江断绝来往,不给他见面的机会。

所以,在夏江的心里,一直有个执念,就是找回儿子。言阙就是冲着他这个软肋,以夏夫人的旧信诱骗夏江来到了道观。

这是第一步,诱敌进局。当然,夏江很聪明,一下子就猜到这是一场局,是为了给靖王制造时间去救人的局。

明知是局还要进,夏江这是过于自信,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不会出任何差池,其实,从他答应见面那一刻起,他就输了,输在了情绪受到了影响。

第二步,拖延时间。

言阙与夏江一见面,夏江没有半分废话,直接无礼地要求言阙说重点,别谈其他有的没的。

可是,言阙偏要扯上各种往事谈一谈。

夏江果真太在意儿子的消息了,所以明知言阙在拖延时间,不让他在悬镜使的府里镇守,他也只能忍着性子,陪他坐那“耗费时间”地“闲聊”。

他觉得自己猜出靖王的所有计划,而他也做好了最强的应对准备,毫无破绽。因此,任凭言阙耍什么花样,他都完全不担心,靖王会有机会赢得这场战局。

由于这份过度的自信,所以他又忍不住直接说了出来,提前在言阙的面前宣告,他与靖王不过都在做些无用之功。

不过,夏江忽略了重要的一点,他如此毫不在意自己已中圈套,是觉得就算敌人拿捏住他在意儿子的软肋,也不能左右他的“离间梁帝和靖王父子的计划”,但是,过度的自信会被自信反噬,容易变得不自信。

他忘了,一旦被人洞察情绪的弱点,其实就等同于容易被敌人搅乱心智。

于是,言阙对他实施了第三步:给一个谜团。

当夏江得意地把自己猜到靖王今日行动的计划,以及自己是如何将计就计反圈套让他中计后,言阙突然起身,站起来只说了一句:“我可以走了。”

他把这句话丢给了夏江,就真的走了,并没有弄虚作假,这倒让夏江十分不解。他一个人站半天,不停地琢磨着言阙的用词,为何要用“可以”走,而不是“想”要走。

因为当事人不揭开谜底,夏江就只能一直瞎琢磨,越琢磨越不透,自然就会变得不放心,信心也受到了动摇。

他这一不放心,自然就会第一时间想到,要亲自去确认藏卫铮的地点有没被暴露。只要他去确认,那么本来可以不暴露的藏匿地点,便暴露了。

这,正中梅长苏的算计,也是言阙约他见面的真正用意。

后来,夏江赶到大理寺去查看卫铮是否被救走时,一瞬间,他就察觉出身旁有双眼睛在监视着,不是谁,正是飞流。

他的情绪从收到言阙的那封旧信时,就已有些不淡定。到了言阙离开道观并丢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后,他的情绪虽然没有失控,但已开始乱了步伐。直到他紧张地赶到大理寺,察觉出有高手跟踪时,此时的情绪,已是完全乱了。

在原著中,曾有几句解释,夏江虽然从未上过琅琊榜,但是琅琊榜排第三名的高手,可是曾败给他。可见,夏江的武功是非常强的。

而他最强、最难对付的地方,就是在一个字:“稳”,情绪异常的稳,所以往往与敌人交手时,对方是很难找到他的一丝破绽。

他非常难被人攻破。

但是,我们在剧版看到他做最后的挣扎,阻止敌人救出卫铮时,他这位高手居然被飞流打得狼狈不堪。

说实话,蒙挚在琅琊榜也是排前三,但飞流是一直打不过他的。夏江连排名第三的琅琊榜高手都不怕,居然会被一个小孩轻易打败,不可思议!

真正的原因,就在于此时的他,在情绪上已经“不稳”了,所以他使出的武功,处处露破绽,这不等于“送分”给飞流?

飞流本来就喜欢拆解对手的招数,自然很快就发现这些破绽,然后把夏江一下子打得落花流水,也就合乎情理了。

综上所述,夏江要是能将这份“稳定的情绪”一直保留到劫狱最后,他不见得会输。只可惜,他在猜测敌人计划之前,也不考虑一下,敌人有没有同样猜测过他的计划。

想要破坏他的计划,何其简单,梅长苏早就看出来了,只需用一招,那就是影响他的情绪,让他自露马脚。

所以,夏江真正输给的,是他自己“不稳”的情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