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见习记者 王磊

5月17日至19日,第八届中国系统科学大会在我市举办。芜湖良好的创新禀赋和丰富的产业应用场景,让这场行业顶级盛会花落芜湖,碰撞出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的火花。

行业盛会缘何花落芜湖

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演化和调控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学科。中国系统科学大会是该领域最高级别的全国性学术会议。本届大会汇聚了学界4位院士和1200余名专家学者,交流展示系统科学的最新成果和探讨未来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行业顶级盛会首次走进地方高校,首站便选择了芜湖,选择了安徽工程大学。

这背后离不开安徽工程大学在系统科学领域的持续积累。安徽工程大学是全省唯一拥有系统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单位。近年来,该校依托工科优势,持续推进“系统+”学科集群建设,聚焦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带动数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交叉学科发展,通过与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的全面提升。

据了解,近5年来,安徽工程大学系统科学学科新增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和社会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到账科研经费4644万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1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50余篇。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安徽工程大学始终坚持“以工为主、支撑产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400余项,总金额超过1.8亿元;获批安徽省成果转化赋权试点单位,相关发明专利超过300件,成果转化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2亿元。

赋能首位产业提质增效

系统科学,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

在芜湖加快建设世界著名汽车城,建成省域副中心的关键时期,行业盛会走进芜湖,科研与产业碰撞出了精彩纷呈的创新火花。

本届大会不仅注重系统科学的关键理论、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更注重推动学科发展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八届中国系统科学大会主席郭雷表示,本届大会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召开,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突出系统科学与汽车产业相融合,充满鲜明的时代特色。

会上,众多专家围绕系统科学在教育、人工智能、装备制造、汽车、金融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和典型案例做了深入研讨。其中“汽车中的系统学”专题论坛吸引了广泛关注,彰显了大会主办方对芜湖“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首位产业的高度关注与支持,为推动芜湖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汽车新技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安徽工程大学教授时培成在会上作“系统科学在汽车域控制器设计领域的案例应用”的专题分享。近年来,他和团队联合奇瑞汽车共同研发了汽车底盘域控制器,并进一步延伸到汽车底盘动力学大模型的研发,助力奇瑞汽车智能化升级。“系统科学在汽车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我们机械工程学院今年正式更名为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也是为了更好地通过产学研融合,服务首位产业发展。”时培成对记者说。

“把芜湖打造成中国的底特律,把安徽工程大学建设成中国的密歇根大学。”“欢迎全球范围内的院士、专家、创新人才成为奇瑞的‘合伙人’。”5月19日,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在第八届中国系统科学大会专题报告中发出响亮的芜湖声音。

3天的行业盛会已落幕,“科创+产业”的深度融合将更加深入,在芜湖迸发新动能,创造新优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