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甘肃日报

培训老师现场讲解心肺复苏操作。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聪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聪 王君洁

“当发现有人倒地时,要尽早识别,求救”;

“首先要评估周围环境,判断倒地者有无意识,检查呼吸……”

为了帮助听障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日前,在兰州市城关区残联活动中心,一节特殊的心肺复苏应急救护培训课开讲了。

此次活动由兰州市残联、城关区残联联合举办,由兰州市残联聋人协会、甘肃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基地承办,旨在帮助听障人士学习掌握简单的应急救护技能,提高生命健康安全防范意识。

培训现场,甘肃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徐建龙结合图片和肢体动作,为在场人员讲解心肺复苏操作的每一个知识点。为了让听障人士能够学得会,培训还专门邀请手语老师到现场进行同步“翻译”。

徐建龙介绍,结合听障人士特点,他在培训前特别调整了培训方案,确保培训内容重点突出,简单、易操作、好理解。

培训过程中,参训学员或用手机拍下课件内容,或跟随徐建龙的动作默默地比划练习……十分认真。

在实操环节,学员崔艺第一个上场体验,徐建龙在一旁耐心帮她纠正动作。其他学员则跟随手语老师的指引,按照按压的节奏拍手计数,现场响起一阵阵急速的“啪、啪、啪……”的声音。

虽然有些手忙脚乱,但通过老师的帮助,崔艺顺利完成心肺复苏操作。有了第一位学员的尝试,其他学员也跃跃欲试,纷纷加入实操互动中。

“希望通过实操体验,尽可能让学员们准确掌握急救技能,以后会做、也敢做心肺复苏。”徐建龙说。

“‘无声的世界,我行你也行!’这是我们开展此次培训的目的。”甘肃省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负责人季春晖说,对听障人群而言,家人或自己发生紧急情况时,像普通人一样拨打120进行求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他们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让他们掌握急救技能,关键时刻既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帮助家人朋友,有必要也有意义。

季春晖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第一次针对听障人士进行的应急救护培训,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他们将考虑为听障人士开展创伤包扎、逃生避险等急救知识培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