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甘肅日報

培訓老師現場講解心肺復甦操作。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聰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聰 王君潔

“當發現有人倒地時,要儘早識別,求救”;

“首先要評估周圍環境,判斷倒地者有無意識,檢查呼吸……”

爲了幫助聽障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日前,在蘭州市城關區殘聯活動中心,一節特殊的心肺復甦應急救護培訓課開講了。

此次活動由蘭州市殘聯、城關區殘聯聯合舉辦,由蘭州市殘聯聾人協會、甘肅省紅十字應急救護基地承辦,旨在幫助聽障人士學習掌握簡單的應急救護技能,提高生命健康安全防範意識。

培訓現場,甘肅省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講師徐建龍結合圖片和肢體動作,爲在場人員講解心肺復甦操作的每一個知識點。爲了讓聽障人士能夠學得會,培訓還專門邀請手語老師到現場進行同步“翻譯”。

徐建龍介紹,結合聽障人士特點,他在培訓前特別調整了培訓方案,確保培訓內容重點突出,簡單、易操作、好理解。

培訓過程中,參訓學員或用手機拍下課件內容,或跟隨徐建龍的動作默默地比劃練習……十分認真。

在實操環節,學員崔藝第一個上場體驗,徐建龍在一旁耐心幫她糾正動作。其他學員則跟隨手語老師的指引,按照按壓的節奏拍手計數,現場響起一陣陣急速的“啪、啪、啪……”的聲音。

雖然有些手忙腳亂,但通過老師的幫助,崔藝順利完成心肺復甦操作。有了第一位學員的嘗試,其他學員也躍躍欲試,紛紛加入實操互動中。

“希望通過實操體驗,儘可能讓學員們準確掌握急救技能,以後會做、也敢做心肺復甦。”徐建龍說。

“‘無聲的世界,我行你也行!’這是我們開展此次培訓的目的。”甘肅省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負責人季春暉說,對聽障人羣而言,家人或自己發生緊急情況時,像普通人一樣撥打120進行求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他們開展應急救護培訓,讓他們掌握急救技能,關鍵時刻既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幫助家人朋友,有必要也有意義。

季春暉告訴記者,這是他們第一次針對聽障人士進行的應急救護培訓,是一次成功的嘗試。他們將考慮爲聽障人士開展創傷包紮、逃生避險等急救知識培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