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荆门日报

本报评论员 王茜

5月17日,南开大学体育部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文称:近日,体育部接到同学反映,有人在网络上发布代跑信息,这种行为已经严重扰乱了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秩序,影响特色马拉松项目的顺利进行。体育部高度重视,并向公安部门做了汇报,寻求帮助。在此,我们再次呼吁同学们诚信跑步,如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据澎湃新闻)

高校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为目标的初衷无疑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从相关报道中发现,包括南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在内的高校均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利用外挂软件假跑、骑车代跑、找人替跑等不诚信行为。想让学生诚信锻炼,除了呼吁和在防止作弊上“严防死守”,还要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面对学生种种作弊和不诚信行为的情况,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学生会对体育运动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甚至不惜花钱作弊呢?笔者以为,根本原因是因为高校的体育锻炼常常会变为一种关乎学分、成绩的强制性运动,带有“强制性”的措施难免会引起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于是这类运动在学生眼中就成了令人“头大”的任务和累赘,导致学生难以用一种轻松的心态好好感受运动的快乐。

其实,运动形式本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的兴趣、体质、特长均有不同,又何必局限于跑步这一种方式?与其强制打卡,高校不如转变思路,创造充满活力的运动环境,提供更多运动场地和器材,让学生真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引导学生在多元尝试中自由探索,并逐渐养成自主运动、科学运动的习惯。

近些年,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在不少社交媒体平台,运动类、养生类博主的知识性内容都颇受年轻人欢迎。比如有人会每周都跟着刘畊宏、帕梅拉等线上教练打卡运动,有人能每日早起跟练八段锦,还有人对那些有助于减脂增肌、自己的理想燃脂心率等内容展现出浓厚兴趣。这些健康常识,为何不能有机嵌入学校课程之中呢?例如前不久,北大的“减肥课”走红网络,三分之一的学生减重5%以上,半数腰围降低至少5公分,有人最多减了30斤,在评论区,网友们纷纷喊话北大分享线上课程链接“求旁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融入日常教学,在学校倡导健康生活理念,以公益课、游戏等互动方式,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用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们增强锻炼的内生动力。当明白自己为何锻炼时,也就能更加主动、科学地投入运动之中了。总之,要想真正让大学生加强锻炼,养成运动的好习惯,需要高校多花些心思和耐心,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