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艳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近年来,苏州市秉持融合发展理念,因势利导、主动作为,持续打造“旅游+农业”、“旅游+文化”,发展旅游新业态,将市场交给“手艺人”,让“新农人”讲好新时代乡村文化故事,不仅孵化了一批传统文化追随者、继承人,提升了群众文化自信,还带动农文旅产业链振兴,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泼天富贵”。

在“特”上做文章,深挖地方特色和标志标识。不同的地区,历史各有特点,文化、产业也各有特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是发展新业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浸润江南味道的甪直镇连厢舞曾多次登上央视,向全世界展现甪直特色水乡服饰,已成为甪直的特色文化品牌;光福镇的核雕连续三次登顶“山花奖”,为苏州核雕赢得了榜首地位,迎来了各地的观摩和学习;桃花坞的木版年画在美国兰苏园举办巡展,让立体的苏州跃然在外国观众眼前……立足本土资源,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才能激发地方内生动力,带动产业不断做大做强。

以“融”汇力量,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苏州生态、旅游、文化、农耕资源等条件得天独厚,既要保护也要开发,切实提升供给水平和服务力量,才能不断开创旅游发展新局面。吴江区的村上长漾里共享农庄、吴中区的湖滨村、青蛙村等通过收储和租赁的方式盘活农村宅基地,激活乡村“沉睡”的资源,培育发展出了一批乡村“打卡点”;临湖镇的太湖现代农业示范园水稻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推出“一年四节”,助推农文旅的深度融合……三产融合让市场、资本、人才和技术“扎堆”向乡村集聚,拓宽了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目标方向。

用“新”做保障,统筹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淄博的“烧烤淄味”、哈尔滨的“冰雪奇缘”、天水的“热辣滚烫”……不少城市借助短视频“出圈走红”,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文旅热潮”。当前,政府要顺势而为,转变传统宣传观念和路径,不断强化谋划布局,让“网红经济”成为助推地方发展的新引擎。近期,吴中区组织了多位自媒体网络达人组成采风探访团,用独特的视角和创意感受、记录枇杷季,连日内抖音话题累计播放量已超360万;东山、金庭两镇镇长也走进最美吴中直播间,变身“带货主播”,为当地农产品代言,累计观看、点赞人数超5万,大大提升了产品和地方文旅资源知名度。以网络“流量”撬动产业“增量”,以“水果经济”带动“文旅经济”,是政府拥抱“新”业态,以“媒”助农的大胆尝试。

在越来越多人渴望回归乡村、贴近自然、放松身心的时代背景下,农文旅的融合发展既是时代的呼吁,又是时代的选择。因此,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新业态,推动产业资源不断提档升级、优势互补,才能牢牢掌握旅游发展的“金钥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