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豆瑞华):“这里原来是一片老树林,好多榆树、杨树死掉后,沙地裸露出来,通过检察机关改造性造林后,现在一眼看过去都是绿色。”定边县检察院检察长郭永刚指着公益林的树木骄傲地说。5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办公室联合组织的“检护民生·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媒体走基层看检察采访团走进陕西省定边县检察公益林。

2020年,定边县检察院立足县域实际,携手县林业局共同打造了3400亩“定边检察公益林”基地,并特聘治沙英雄、“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担任造林顾问。“定边检察公益林”建设旨在通过督促违法者积极履行生态修复义务,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起“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多元化协作”立体生态检察模式。

定边县检察院紧盯防止林地面积减少这一中心目标,通过“四大检察”融合履职,采取四个举措助推碳汇林、公益林建设。一是打击违法毁林行为的同时,通过自主种植、植树造林、涉案补植,确保林地面积持续增加。二是升级打击毁林行为责任承担方式,在传统单纯提起刑事公诉的基础上,增加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两种责任手段。三是进一步丰富违法行为人民事责任承担内容,从要求恢复原状到追缴造林成本费、鉴定费,再到一并追偿林业生态功能损失费。四是协调县林业局、县司法局等单位共同为检察公益林建设提供技术、人员支持。

截至目前,定边县检察院通过司法办案督促违法行为人缴纳生态修复保证金86万元,在检察公益林异地补植3058亩,在被毁林地原地补植5980亩,创造林业碳汇价值106万余元。

公益林近期航拍 主办方供图

“公益林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有些人是过失犯罪,一罚了之、一判了之,破坏了的生态环境也得不到修复。通过种植公益林,不仅恢复了被损害的林地,又起到了教育作用。”今年72岁的治沙英雄、“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提到公益林就赞不绝口。石光银告诉央视网记者,过去村里的老人们生态保护意识差,有时清明上坟后不注意防火,就会过失烧毁林地。检察院带头建公益林后,老百姓就从法律层面上意识到了破坏生态要受法律惩罚,同时带动了更多人身体力行参与植树造林。现在定边县已经有五六年再没有发生人为毁林、火灾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