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曹操率八十萬大軍攻打東吳赤壁,號稱馬鞭投入江中可斷江流。當時曹操身邊智囊衆多,曹操亦是狡詐多疑之人,然而爲何最終選擇了連環戰船這種極易遭受火攻的方法呢?就沒人發現其中的不妥之處嗎?

其實這裏面曹操也有自己的考慮,雖說曹操麾下有八十萬精兵,帳下虎賁猛將如雲,但卻大都是北方的旱鴨子,不熟水性,甚至暈船的也不在少數,在水戰方面與世代據守江東的東吳軍隊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於是在謀士龐統獻上連環計時,曹操大爲滿意。連環戰船的優點顯而易見,船體之間以鐵索鏈接,使整個戰船羣成爲一個整體,大大加強了船隻的穩定性,在戰船之間鋪上木板,不光人員調動更爲方便,甚至戰馬在上面也如在陸地上一般。

但當時曹操身邊的著名謀士程昱,卻立刻發現了這個計策的致命缺點。因古時戰船都是木質結構,一旦受到火攻,一艘戰船起火火勢將迅速蔓延到其他船隻上,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程昱的分析可以說是直指要害,然而生性多疑的曹操這次卻不以爲意,原因很簡單,對方想要用火攻缺乏一個重要的自然條件,就是東風。這次攻打赤壁正值冬季,而湖北身處內陸,冬季是沒有東風的。

曹操最終還是採納了龐統的計策,結果孫劉聯軍正是以火攻擊潰曹軍,成就了歷史上著名的火燒赤壁。說到這裏就引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東風何來呢?據史料記載,那一年的湖北整年的天氣都不正常,夏天不熱,冬天不冷,也就出現冬季刮東南風的反常情況。而龐統是知曉這一情況的,連環計就是爲了配合孫劉聯軍火攻曹軍而設計的。所以這本身就是一個圈套,而曹操中計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