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笔法和刺激性的色调在科柯施卡那里异变为宣泄自由的狂乱,他企图藉此揭开外表的真实以探寻内在的特性,但内心巨大的复杂却使他走向更大的混乱,以至更真实地流泻出了那个无蔽的自己,或是作为人的某些隐意。他的艺术给后来德国的桥社以启示。

Self-portrait with a brush up

1913

通过艺术家自身力量的阴晴圆缺揭示出的这个人,好像是旧现代主义最为吸引人的一个生灵。

——罗伯特·休斯《绝对批评 · 关于艺术和艺术家的评论》

Self-Portrait with Hand by his face

1919

A Self-Portraitof a fallen artist

110 x 85cm

1937

Self-portrait (Fiesole)

65.5 x 55cm

1948

Portrait von Ludwig Quittner

68.6 × 55.1cm

1906

Double Portrait of Trudl

101 × 71.5cm

波士顿美术馆

1931

Lily Gesinus-Visser II

100 × 75cm

1933

Galatea

91.1 x 71.1 cm

1953

AlmaMahler

1912

这些“黑暗的肖像”也许受人赞誉过高。他们形式上优柔寡断,充满了从恩索尔、席勒、雷东和梵高那儿学来的手段。

——罗伯特·休斯《绝对批评——关于艺术和艺术家的评论》

Self Portrait

81.6 × 49.5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Portrait of Egon Schiller

75.5 × 68.9cm

赫施霍恩博物馆与雕塑园

1911

portrait of Carl Moll

1913

Franz Hauer

1913

Albert Ellen Stein

1914

所谓感受视象,并不是指我们正在追忆感知它,而是说它处于一种意识的层次上,我们是在自身内部体验到视象的。

这种体验无法被确定,因为视象是流动的;印象逐渐变为可视,并给予心灵以一种能力。视象可以被唤起,但却从来难以规定。

然而感受意象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意象是生命,它可以依据我们的意向体现在一定的形式上,或是摆脱开这一形式。

——奥斯卡·科柯施卡《论视象的本质》

Portrait of Lotte Franzos

114.9 × 79.4cm

1909

华盛顿菲利普美术馆

Martha Hirsch

1909

Conte Verona

1910

Paul Scheebart

1910

Ludwing Ritter von Janikowsky

1909

Hugh Schmidt

72.5 × 54cm

1911

Veronica’s Veil

布达佩斯美术博物馆

1911

Portrait of a Young Girl

1913

Portrait of the Composer Anton von Webern

1914

Hermann Schwarzwald II

79.1 x 63 cm

1916

Knight Errant

89.5 × 180cm

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

1915

Federal President Theodor Korner as Mayor of Vienna

1949

我探索,我研究,我猜想。灯芯渴求更多的油,汲足了油的灯芯发出更亮的光,灯光在我眼前跳跃。我在耀眼的灯光中所见到的都是我的想象。如果我从这火光中所获得的,而又正好是他人失去的,那么我很愿听听来自那些未见火光的人的责骂。这不正是我的视象?

我无意从外部世界找出事物的近似物;可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成了世界的意象的一个部分。在所有事物中,想象的东西就是自然的东西。想象就是自然,就是是视象,就是生命。

——奥斯卡·科柯施卡《论视象的本质》

children palying

1909

Hans Tietze and Erica Tietze-Conrat

76.5 × 136.2cm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1909

Trudl with Goat

87 x 130cm

1931

The Annunciation

1911

lovers with cat

1917

The Wind's Bride The Tempest

180.4 × 220.2cm

巴塞尔美术馆

1913

Two Nudes (Lovers)

163.2 × 97.5cm

波士顿美术馆

1913

Double Nude Two Women

1912

对视象的领悟我们无法予以全面描述,它的过程也无法被预先规定,原因在于它本身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它的本质就是流动的;形式是诱人的。它令人爱恋,为心灵所拥有。

这是我们的特有物——我们可接受它也可放弃它;但只要我们准备接受它,我们就会在生命的呼吸中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它。意象会在最初即以某种形态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好像初生的婴儿脱出母体的子宫时所发出的第一声叫喊。

——奥斯卡·科柯施卡《论视象的本质》

Knight, Death and Angel II

60.3 x 76.2 cm

1911

crucifixion-golgotha

1912

Bodegón with Affair and Rabbit

1914

Dolomite Landscape

79.5 × 120.3cm

奥地利立奥波德博物馆

1913

他的画我看不懂,图画一词是从画图、描画、标明派生而来,而这些画向我表明的只是画家内心的巨大混乱。

——弗兰兹·卡夫卡《卡夫卡谈话录》

The Elbe near Dresden

60 × 80cm

密歇根州底特律美术馆

1921

Venice - Boats on the Dogana

1924

Amsterdam. Kloveniersburgwal I

1925

德国曼海姆美术馆

Istanbul I

80.3 x 110.8 cm

1929

und die Prager Kulturszene

1931

Prague, View of Petrin from the Studio

1932

Charles Bridge

1934

Karluv most Praze Charles Bridge in Prague

1934

Polperro II

60.6 × 86.4cm

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

1939

Venedig, Bacino di San Marco

65 x 90 cm

1948

View of the Thames

91.4 × 123.2cm

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

1959

Hanburg, Harbour II

90.2 x 120.3 cm

1961

在科柯施卡最后的几幅画中,有着一个老人愤怒无比和一个老人自由自在的真正感觉——由一个才具极高的素描师有意画得笨拙的那种画,摆出可笑滑稽姿势的那种感觉,以及希腊及罗马神话中一个已经老去的半人半兽森林之神的粗俗精力。

——罗伯特·休斯《绝对批评 · 关于艺术和艺术家的评论》

Arab Woman and Child

1929

Anschluß - Alice in Wonderland

1942

Marianne-Maquis

63.5 × 76.2cm

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

Loreley

63.5 × 76.2cm

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

1941-1942

三联画之一 Hades and Persephone

1950

Apocalypse (centre panel of tripych)

239 × 347.2cm

英国考陶尔德美术馆

1950

Time, Gentlemen Please

130 × 100cm

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

1971-1972

·

奥斯卡・科柯施卡(Oskar Kokoschka 1886-1980),奥地利表现主义画家、雕塑家、剧作家和诗人。生于布拉格一个艺术家家庭,曾在维也纳艺术学校学习工艺美术,参加过克里姆特的维也纳分离派艺术活动,他擅长狂放的表现主义画风,却从未属于任何艺术团体。早年在维也纳和柏林从事艺术创作,1914~1917年为柏林表现主义文学团体“狂飙”的成员,1920~1924年在德累斯顿美术学院任教,纳粹上台时流亡捷克、英国,战后在瑞士生活,游历过欧亚非许多地方,并留下个性鲜明的风景画。第一次大战中他因受重伤而退伍,有许多年在欧洲各地漫游;第二次大战期间损失了四百余幅作品,大战后又以自己的特有风格继续作画,画风极富个人气质。晚年主要从事舞台美术和文学作品的插图工作。

·

本文主要摘引自

《西方美术理论文选:古希腊到20世纪》

编者: 迟轲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丛书: 西方艺术史丛书

出版时间: 2005-4

页数: 680

开本:16

定价: 49.80元

ISBN: 9787534361869

微信设计:韩博

编辑:昌旭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