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是指戰國和漢代之前的玉器,它有非常久遠的年代,蘊含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擁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所以現在高古玉是一種收藏價值非常高的古物。高古玉一般都是選用優質的和田玉製成的,現在很多的高古玉都是仿品,所以要知道怎樣鑑別高古玉的真假。

高古玉因爲年代非常久遠,所以都會形成包漿,高古玉的打孔和刀工包漿和外層的一致,渾然一體,而且局部的氧化還同時存在。高古玉的鈣化使得其沁色過度自然並深入肌理,但是在經過盤玩以後鈣化的地方就會慢慢的恢復與的本性,沁色會變淺但不會消失,變化的時間都不同,但是完全氧化以後會變得非常潤澤,在盤玩過程中遇到水或汗液會出現一層灰皮。

鈣化的高古玉放到80度左右的水中會有很多細小的氣泡從裂縫中不斷冒出,這是因爲鈣化後的高古玉內部分子結構改變,結構變疏鬆了;高古玉沾水以後盤玩時會有黏黏的感覺,而且高古玉的是中性的,用PH試紙可以檢測出來;高古玉因爲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所以會有天然的裂紋;高古玉受地溼地熱的影響會形成陰陽面,陽面的鈣化,沁色,腐蝕等會比陰面差;高古玉因製作是用力不均勻,形成了很多細小的面,所以迎光看會有不同的反光效果。

高古玉多爲帝王皇家達官貴人用玉,從用料、製作工藝、文化氣息上有着厚重深奧的內涵。除了欣賞古人的琢玉技藝、品味高古玉中神韻飛揚的歷史文化內涵以外,把玩一塊高古玉,就像品讀着年代久遠的歷史的傳奇,手中古玉演繹的人間故事隱約可觀,古意融融,人玉靈通,把玩者的心境是不可以用語言表述的。價值不菲的高古玉,琢制技藝十分精湛,無論是淺浮雕、透雕,還是陰線刻畫,均拙樸細精,實其中的“漢八刀”和雙溝碾法(又稱“遊絲毛雕”)如今更是難以模仿。

高古玉器(漢代前)的取材,有的源於地方玉 ,有的來自新疆的和闐玉,大都取材於河牀中的籽料或山流水料,這兩種玉料因剝離礦牀時間很久,在不同的外界環境下,其自身已形成了玉皮和沁色。一線拍行藏品徵集及私下交易,諮詢壹叄壹陸七柒貳,柒柒陸捌王女士。但是古人制玉卻認爲皮和沁全是雜質而將其去掉只保留玉的精華部分、(商代的一些小動物留有玉皮及巧色) 高古玉器大部分都帶有沁色。玉質的不同、地域不同、土壤的環境不同、埋藏的時間不同等因素造成玉的沁色也不同,有時一件玉器上會有幾種沁色。分辨古玉的各種沁色可以斷定古玉的真僞。我們如今看到真古玉的沁色都是成器後沁入的。

高古玉沁色種類凡多,有紅沁、硃砂沁、土沁、水沁、金屬沁、水銀沁等等。所呈現的色彩主要有紅色、黃色、黑色、白色、綠色、紫色、藍色及過渡色。沁色一詞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實際上應當是外界化學元素沁入玉中所呈現出的色彩變化和狀態特徵。色彩是有別於玉質本色的來自於外界的其他色素。非交互狀態表現形式爲色彩的相對獨立性,沒有與玉的分子結構產生互變。交互狀態表現形式爲外來原素與玉內原素產生互變,從而改變玉的本質結構變化,這一過程往往需要很長時間。

以下是幾種鑑賞高古玉的方法

用50倍放大鏡觀察工藝痕跡,古玉的加工工藝有剖片,細加工和拋光。精品的高古玉器清根及地子大多勻淨平整、潔淨利落,重要的是垂直的砣痕不能太過,若使用電動砣具,一般可有垂直砣過的凹陷痕跡。分析這種工藝的特點是鑑定古玉真僞的極其重要的方法

用50倍的放大鏡加上強光手電來觀察平面氧化透光照射。因爲高古玉經過空氣、水及其他物質所產生的化學反應,產生粉狀,小孔洞,白斑。如果火燒假玉器是沒有那種層次感、深度,在強光燈照射下玉質透明、純淨,氧化層非常薄,細心觀察很容易對比出不同點

從腐蝕來鑑定,這也是要在50倍放大鏡和強光手電來觀察其特徵,長時期埋在各種土壤中,特別是酸性土壤都會有腐蝕的現象。因爲很多人利用自然腐蝕嚴重的玉石料加工成僞古玉,所以在放大鏡下觀察孔內經化學變化而形成的閃亮結晶體分析其蝕孔和蝕斑現象。

通過氣味來鑑定,此種方法較不易掌握,因玉器埋藏環境的不同,氣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還有傳世品特有的氣味。帶有泥土雜物的玉器,不論出土早晚,必須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氣其味更大,反之,無味則必假。

古玉長時間在各種存放環境下與所接觸的器物所產生的顏色物理變化,我們叫“沁色”。是自然色變,如果是在黃土內埋藏,則可能產生黃褐色沁。在50倍放大鏡和強白燈光下觀察,沁色通常是在玉的接觸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綹等部位。

凝結物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包漿,就是古玉在各種環境中,由其他物質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種物質,有一些是透明狀,有的則是半透明的,有的則是墓土。無論哪一種,都十分自然,凝結較實,並伴有墓葬氣味,這種氣味有的即使經過刷洗也仍然存有,這也是氣味辨僞的一個重要方法。只適用於未經清洗的出土古玉。

古玉器中有所謂血沁、硃砂沁、土沁、水銀沁、金屬沁等200多種沁色。這是經過數千年的地殼運動,“一般來說,如果一塊玉上面同時有硃砂沁和銅沁,那麼基本上就可以判斷爲是一級文物了。”李智剛告訴記者。“這塊西周玉璧上也有沁,十分難得。”記者看到這塊玉璧上有一道小裂紋,覺得很可惜,李智剛說:“這叫‘衝’,玉器長期在地下,受地熱、地溼等影響,張裂所致。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十玉九裂’。這也是出土玉器的一個明顯的特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