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宜陽之戰發生在秦武王三年至秦武王四年,秦國名將甘茂率軍在韓國的宜陽一帶同韓國的軍隊發生的戰爭。韓國中後期領土由三部分組成,即上黨(今山西南部)、南陽(今濟源、焦作)、新鄭,宜陽是聯結三地的樞紐。

宜陽之戰發生在秦武王三年至秦武王四年,秦國名將甘茂率軍在韓國的宜陽一帶同韓國的軍隊發生的戰爭。韓軍最終戰敗,秦國獲勝進佔宜陽,此戰共斬首韓軍6萬。秦軍的這場攻堅戰進展的並不順利。戰事經歷五月,未能奏效,損兵折將,士氣大受影響。主將甘茂一度信心動搖想半途而廢。但自身客居秦國爲相,在國內受樗裏疾、公孫郝攻擊,在國外與韓相公仲倗結緣,只能背水一戰。

秦武王即位後主張出兵三川,聽取了樗裏疾的建議,使甘茂爲大將,發兵五萬,攻取宜陽。

宜陽是韓國西部屏障。韓國中後期領土由三部分組成,即上黨(今山西南部)、南陽(今濟源、焦作)、新鄭,宜陽是聯結三地的樞紐。宜陽也是二週的門戶,宜陽與東、西周一起成爲秦東進的障礙,時人蘇秦曾說過:"韓東有鞏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陽、長阪之塞。" 故韓國在宜陽佈下了重兵,周王室也暗中相助。

此戰秦軍依靠強大實力,連續作戰,最終攻佔中原重鎮宜陽,取得一個大勝利 。韓國損失慘重,被迫入秦求和,從此,秦的疆域擴展到了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