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7.0的上線使微信又又火了起來,但是你可知道,微信的版本一直都在變化,但不變的使張小龍的孤獨。

無論微信怎麼變,無法改變的是張小龍的孤獨!——微信7.0時代

七年前,一款App橫空出世,它和我們一起,走進了移動互聯網的世界。七年前的今天,2011年1月21日,微信正式推出第一個版本——微信1.0 for iPhone(測試版)。

無論微信怎麼變,無法改變的是張小龍的孤獨!——微信7.0時代

我們看到微信登陸界面上那個眺望藍色星球的孤獨小孩,就是在張小龍再三堅持下的結果,他曾說過:“我從沒有見過一個不孤獨的人,會發出耀眼的光芒”,多年不曾改變,這張圖片含義就是--人很孤獨,需要溝通。這個孤獨的小孩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張小龍的真實寫照,

Foxmail時代:孤獨是所有藝術家的天性和宿命,他們只擅長通過作品來與世界和用戶溝通。1998年的秋天,張小龍所開發的Foxmail已經擁有了200萬用戶,是國內用戶量最大的共享軟件。當時的騰訊纔不過10萬用戶,多數人認爲郵箱是比社交更大的一塊領域。但是當時的Foxmail是沒有商業模式的,在張小龍看來只要有用戶,有情懷就好了。但慢慢的Foxmail變成了一個大包袱,每天都有無數的人催促他往前跑,而龐大的知名度和用戶量,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經濟上或社會地位上的好處。一年後,張小龍選擇將Foxmail出售給了一家並不知名的互聯網公司博大。消息宣佈後的夜晚,他寫下了一封充滿傷感情緒的信,他在信中將Foxmail比喻爲他精心雕塑的藝術品。“從靈魂到外表,我能數出它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典故。在我的心中,它是有靈魂的,因爲它的每一段代碼,都有我那一刻塑造它時的意識。我突然有了一種想反悔的衝動。藝術家張小龍一直是孤獨的創作者,過去他走得很順,直到這條寬闊的賽道中出現了障礙物——商業和盈利。傲遊、千千靜聽、超級兔子等無數共享軟件都被撞飛了,張小龍則僥倖進入了另一條跑道。在博大,張小龍“荒廢”了整整五年。雖然拿到了1 200萬元收購款,終於買了自己喜歡的車,去了一直想去的西藏;但是相比這些錢,他錯過的是李彥宏、丁磊、周鴻禕等人引領資本市場的大時代。

QQ時代:2005年,博大又把Foxmail和張小龍賣給了騰訊,天才的“供養人”變成了馬化騰。這不是預定計劃,但卻是最好的安排。馬化騰是一位集產品天分、商業天分於一身的程序員。但是面對旗下爛到連自己都不想用的QQ郵箱,他決定還是找位列“中國十大程序員”,有過Foxmail成功經歷的張小龍來主持郵箱研發。如今看來,QQ郵箱正是張小龍從極客轉型到產品經理的關鍵一環,他的主要產品哲學均發軔於此。不過,他在騰訊的初次登場只能用“慘敗”來形容。新一代QQ郵箱選擇了模仿MSN和Gmail,加上Foxmail之前的客戶端思維,QQ郵箱笨重無比,速度極慢,甚至比之前“更爛”了。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初入大公司的張小龍被周遭人的市儈、功利帶偏了。2006年初的一天,張小龍指着迪拜帆船酒店的畫,對團隊宣佈,要做一個最好的郵箱,七星級郵箱。會場裏沒有響起掌聲,只傳來零星的笑聲。有人竊竊私語,張小龍在博大廢了,馬化騰看走了眼。從此之後,張小龍漸漸變成了像喬布斯那樣的“辦公室獨裁者”。他會穿着短褲在辦公室中游弋,站在程序員的背後看着他們寫代碼,一旦出現問題,他會毫不留情地指出。事實上,張小龍把QQ郵箱的內核全部都推倒了,他要求團隊重新開始搭建,並且不得借鑑。QQ郵箱新的方向是快速、簡潔,而內在邏輯是用戶需求。在一次頭腦風暴會中,張小龍抓住一個用戶痛點,即郵箱發送大文件時速度很慢,使得上班族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很快,QQ郵箱率先升級到2G超大附件發送,並利用中轉站功能節約用戶上傳下載時間。這次改變激活了大量休眠賬戶,QQ郵箱一躍進入一線行列。2008年,QQ郵箱榮膺騰訊七星級產品,張小龍在騰訊站住了腳,QQ 郵箱的成功是張小龍在騰訊一次孤獨的變形。

微信時代:2010年10月,一款名爲Kik的App因上線15天就收穫了100萬用戶而引起業內關注。同時張小龍也產生了一個想法:移動互聯網將來會有一個新的IM,而這種新的IM很可能會對QQ造成很大威脅。他想了一兩個小時後,向騰訊CEO馬化騰Pony寫了封郵件,建議騰訊做這一塊的東西。Pony很快回復了郵件表示對這個建議的認同。2010年11月19日,微信項目正式啓動。微信誕生的時候正是騰訊備受爭議之時,張小龍,這名骨子裏有着產品經理靈魂的人用實力獲得了所有人的尊重,做出了公衆號、微信支付、智慧城市、小程序等優秀的產品生態,主導了大半個中國O2O格局。乃至於微信產品總監曾鳴這樣評價微信這TM是個奇蹟!”

張小龍的牛逼騰訊無關:2012年7月24日,從下午2點多到半夜11點多,張小龍在騰訊內部做了8小時20分鐘的演講,178頁的PPT,他一直滔滔不絕地講,根本不給人提問和打斷他的機會。裏面談到哲學和藝術,談到性和暴力,對人性的理解,他說做產品就是要讓用戶爽,就像上帝一樣。演講片段在網上被無數人傳閱,併成爲移動互聯網上跟雷軍語錄一樣重量的產品聖經。參加講座的騰訊員工回憶,演講主題是《微信背後的產品觀》。騰訊爲此開設17個分會場,同步直播講座,參加者超過1700人。有趣的是,張小龍這次演講的結語是:“我所說的,都是錯的”。“張小龍的牛逼與騰訊無關”《財經》報道稱:一位接近張小龍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身爲騰訊高級副總裁的張小龍每週要去深圳參加例會,他總是以“起不來”爲藉口不去。馬化騰說,“以後讓我的祕書叫你起來。”後來張小龍又說“路上太堵,怕趕不上”。於是馬化騰每星期都派車來接張小龍,直到他再也找不出任何藉口。張小龍就這樣有些不情願地,半推半就地走出了他的世界。從自己寫Foxmail,到在騰訊搞出微信。一名知乎網友評價說,張小龍的牛逼與騰訊無關。

微信版本的升級:微信1.0—交給我們一個聊天工具,連接世界你我他。微信2.5—張曉龍升至騰訊副總裁的職務,最讓人難忘的當屬微信3.0版本,微信3.0版本中的開機畫面——黑色背景下,紅色的霓虹燈拼成了邁克·傑克遜的剪影。爲什麼不用傳統的黑白色?因爲要表達內心激情和熱血的狀態。微信設計總監Kink說,這種感覺他們找了很久。直到一天晚上,張小龍扔給他一把奧迪TT的鑰匙,說:“你們去我車裏,我已經找到這個感覺了。”當時,車庫很暗,車發動起來,音樂響起,視野中是整片的黑暗,只有車的信息窗和車燈所照射之處,發出一片紅色的光暈。“你不在跑車裏聽MJ,你不在高速上開120、130邁,是不是你感受的狀態,“這就是屌絲設計師第一次開跑車的心情。”曾鳴在一旁補充。

無論微信怎麼變,無法改變的是張小龍的孤獨!——微信7.0時代

無論微信怎麼變,無法改變的是張小龍的孤獨!——微信7.0時代

寫在最後:張小龍是沉默到像謎一樣的男人,是中國爲數不多具有文藝氣質的商人。夜晚他的電腦裏總是播放着那首《藍蓮花》,鼠標旁邊的是那包煙。這個沉默寡言的男人,把自己的軟件當做自己的藝術品不斷打磨,QQ郵箱不夠精彩,他就加入“漂流瓶”的功能刺激用戶;微信剛面世時因界面過於理性而不大受歡迎,他就開發出“附近的人”“搖一搖”“朋友圈”這些讓人慾罷不能的功能。用一行行代碼創造藝術品,這也許就是張小龍——這個孤獨的天才一生的追求吧!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