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同層排水衛生間應設置降板,降板高度應根據衛生器具的佈置、降板區域、管徑大小、管道長度、接管要求、使用管材等因素確定。——同層排水衛生間防水系統應設置兩道防水,第一道設置在結構層上面,第二道設置在回填層上部,第一層防水與第二道防水搭接不小於150mm(圖3)。

導語

相對於傳統的隔層排水處理方式,同層排水方案通過設計理念的改變,對本層內的管道合理佈局,徹底擺脫了相鄰樓層間的束縛,避免了由於排水橫管侵佔下層空間而造成的一系列麻煩和隱患,包括產權不明晰、噪音干擾、滲漏隱患、空間侷限等,是目前衛生間排水系統中推廣發展的一種新穎技術。那麼同層排水系統在設計上具體有哪些要求?作爲關鍵技術之一的防水又是如何解決的?

什麼是同層排水?

同層排水是指衛生間內衛生器具排水管不穿越樓板,排水橫管在本層套內與排水總管連接,一旦發生需要清理疏通的情況,本層套內就能解決問題的一種排水方式,其構造節點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同層排水衛生間構造節點圖

同層排水設計要求

1、對土建結構的要求

1)同層排水衛生間應設置降板,降板高度應根據衛生器具的佈置、降板區域、管徑大小、管道長度、接管要求、使用管材等因素確定;採用排水管道通用配件時,衛生間降板高度不宜小於300mm(含建築面層)。

2)結構樓板應採用現澆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20;樓板四周除門洞外應做混凝土翻邊,高度應至少高出相連房間的樓地面飾面層200mm,並形成不漏水的閉環結構;對於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抗滲壓力指標不小於0.6MPa。

3)土建結構移交前,必須對結構進行24h蓄水試驗,蓄水試驗合格後方可接收。

2、對給排水系統的要求

1)複覈建築衛生間佈置,包括降板深度、管道井尺寸、位置等內容。

2)給排水佈置應符合整個主體建築給排水系統的設計要求。

3)爲便於灌水驗收,排水立管宜每層設置檢查口。

4)如衛生間不設置管道井,則排水立管的定位應滿足其距牆淨尺寸及與管道之間淨安裝施工的要求,同時做好防水措施。

同層排水施工工藝

1、施工順序

現澆鋼筋混凝土降板→24h蓄水試驗→水泥砂漿找平層→立管安裝→管道井砌築→第一道防水層(一般設計塗膜防水,厚度不低於1.5mm)→24h蓄水試驗→排水橫管安裝→填充層→現澆鋼筋網細石混凝土→水泥砂漿找平層→第二道防水層(一般設計塗膜防水,厚度不低於1.5mm)→24h蓄水試驗→裝飾面層→安裝衛生器具。

2、施工要點

1)管道井

當排水管道設置在室內時,均應佈置管道井;爲避免地面積水滲入管道井內,管道井壁混凝土應至少高出相連房間的樓地面飾面層200mm。

2)管道佈置

排水立管一般敷設在衛生間管道井內,在全年不結凍的地區排水管可沿建築物外牆敷設;排水橫管一般敷設在降板填充層內,有架空層的也可敷設在架空層內。

3)管道安裝

——排水管道穿過管道井或外牆應預埋防水套管;預埋孔洞位置應準確,嚴禁亂鑿洞;管道與套管間隙應使用防水密封材料嵌填密實。

——回填層內敷設管道應有坡度,其坡度應符合現行規範《建築同層排水系統技術規程》(CECS 247)中3.3的相關要求。

——排水橫管的直線管段大於2m時,應按2m設置一個固定支架;固定支架應固定在承重結構上,其支承力應大於管道因溫度變化引起的膨脹力。

——排水管連接時,PVC-U塑料管應採用粘結方式,HDPE管應採用熱熔連接方式,鑄鐵管道應採用法蘭壓蓋承插式柔性接口,或不鏽鋼卡箍連接;橡膠圈密封不鏽鋼螺栓固定時,應確保接口嚴密。

4)水封和地漏

——坐便器自帶水封,浴缸、淋浴盆、洗臉盆、洗衣機排水另配存水彎,或公用存水彎,水封深度不小於50mm。

——當採用專用排水彙集器,廢水共用水封時,可不另設存水彎。

5)二次排水

降板層內應設置二次排水地漏,地漏表面應帶有排水篦子,用於防止施工過程中水泥、陶粒等污物進入二次排水系統管道。降板層管道佈置如圖2所示。

圖2 降板層管道佈置

6)防水施工

——同層排水衛生間防水系統應設置兩道防水,第一道設置在結構層上面,第二道設置在回填層上部,第一層防水與第二道防水搭接不小於150mm(圖3)。

圖3 防水層雙層設置

——基層要求:基層應平整、堅實、乾淨、無浮灰和油污,陰陽角應進行加強處理,基層起砂、開裂、破損等缺陷部位剔鑿打磨後,用防水修補料進行處理;水性防水塗料(如聚合物水泥防水塗料)施工時,基層應潤溼,但無明水;油性防水塗料(如聚氨酯防水塗料)施工時,基層應乾燥,含水率不應大於9%,當含水率較高或環境溼度大於85%時,應加強通風除溼。

——防水附加層:穿牆管、下水管、牆面陰角及地漏部位做附加防水處理,防水塗料內嵌300mm寬耐鹼玻纖布,搭接寬度不應小於100mm。圖4爲陰角部位防水加強做法。

圖4 陰角防水構造做法

——整體防水層塗刷:①按照產品配比要求,使用機械攪拌裝置攪拌均勻後塗布;②前一遍塗料實幹後再塗刷下一遍,前後兩遍方向相互垂直;③塗膜塗覆均勻,不能有局部沉澱、針孔、裂紋、鼓泡、分層等現象;④防水層高度:衛生間、浴室和設有配水點的封閉陽臺等牆面防水層高度應距樓地面面層1.2m;衛生間有非封閉式洗浴設施時,花灑所在及其鄰近牆面防水層高度應距樓地面面層1.8m;其他部位0.3m;當衛生間採用輕質隔牆時,應做全牆面防水;⑤防水層厚度:地面防水層總厚度不小於1.5mm,牆面不小於1.2mm;⑥養護時間按照產品說明。圖5爲排水管支管防水構造做法,圖6爲同層排水穿牆管道防水構造做法。

圖5 排水管支管防水構造做法

圖6 同層排水穿牆管道防水構造做法

——敷設同層排水系統時嚴禁破壞防水層。

7)回填施工

——爲保證回填質量,建議採用商拌輕質混凝土進行回填。輕質混凝強度按設計要求,且配合比經過實驗室確定。

——若採用陶粒混凝土回填,應注意以下幾點:①陶粒混凝土墊層厚度不應小於60mm,強度不應低於C10;②陶粒進場後要過兩遍篩(篩孔爲30mm、5mm),使5mm粒徑含量不大於5%;③陶粒需進行悶水(如不進行悶水預溼,混凝土中的水化用水會大量流失,大幅降低混凝土強度);④攪拌前抽測陶粒含水率,調整配合比用水量;⑤採用振動棒保證振搗充分;⑥陶粒極易在外力作用下上浮,在抹面時應儘量減少對其影響。

——回填層嚴禁使用建築垃圾回填。

同層排水防水質量要求與檢驗方法

1、防水材料、密封材料、配套材料的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計量、配合比應準確。

檢驗方法:檢查出廠合格證、計量措施、質量檢驗報告和現場抽樣複驗報告。

檢驗數量:進場檢驗,按材料進場批次爲一檢驗批;現場抽樣複驗,按《住宅室內防水工程技術規範》(JGJ298)中附錄A執行。

2、在轉角、地漏、伸出基層的管道等部位,防水層的細部構造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和檢查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檢驗數量:全數檢驗。

3、防水層的平均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最小厚度不應小於設計厚度的90%。

檢驗方法:用塗層測厚儀量測或現場取20mm×20mm的樣品,用卡尺測量。

檢驗數量:在每一個自然間的樓、地面及牆面各取一處;在每一個獨立水容器的水平面及立面各取一處。

4、防水層不得滲漏。

檢驗方法:在防水層完成後進行蓄水試驗,樓、地面蓄水高度不應小於20mm,蓄水時間不應小於24h;獨立水容器應滿池蓄水,蓄水時間不應小於24h。

檢驗數量:每一自然間或每一獨立水容器逐一檢驗。

5、塗膜防水層與基層應粘結牢固;表面平整,塗刷均勻,不得有流淌、皺着、鼓泡、露胎體和翹邊等缺陷。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檢驗數量:全數檢驗。

6、塗膜防水層的胎體增強材料應鋪設平整,每層的短邊搭接縫應錯開。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

檢驗數量:全數檢驗。

原文刊載於《中國建築防水·悅居》2019年第4期(作者簡介:馮黎喆,高級工程師、一級建造師,就職於蘇州金螳螂建築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建築裝飾工程技術工作。)

執行主編:潘文亮

聲明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