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樓市出現溢出效應 資金盯上酒店式公寓

91投房:酒店式公寓將迎熱捧?

小陳(化名)近期幾乎每天都接到中介推銷酒店式公寓的電話。上海新政推出之後,新上海人小陳因爲社保需要連繳5年的新政,而被擋在了門外。由於頻頻接到南京、杭州、上海的酒店式公寓的電話諮詢,她不禁也有些動心了。

酒店式公寓將迎熱捧?

新政之後,與住宅用途非常接近的酒店式公寓,成爲了資金流向的主流領域。同策諮詢研究部數據顯示,截至3月30日,上海辦公產權的公寓存量面積爲159萬平方米,近3個月市場平均去化週期已降至10.6個月。

機構表明,在商品住宅供應稀缺、價格快速上漲的市場背景下,公寓式辦公(小面積低總價)因此而銷售火熱。“滬九條”新政之後,由於限購條件提高,這類物業也會因不限購再次迎來新的去化機會。

中原地產提供的數據也顯示類似結論,今年1月份上海酒店式公寓成交14.07萬平方米,環比呈現下跌,但同比增長215%;2月份成交6.45萬平方米,環比下跌,同比依然增長71%。而到了3月份,酒店式公寓銷售面積達22.25萬平方米,環比增長245%,同比增長459%。

2、上海迪士尼受北京遊客熱捧 周邊帶動效應初顯

4月1日晚間,廊坊市政府發佈了房地產限購政策,規定實行住房限購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且購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

近日隨着廊坊市房地產市場、尤其是燕郊、大廠等環京地區房價快速“升溫”,媒體曾多次報道廊坊市將出臺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此前,廊坊市政府辦相關工作人員也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政策正在審查中。

記者注意到,此次出臺的調控政策包含九項措施,主要是針對環京縣(市),包括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和固安縣。

在出臺的九項措施中,第四條規定:實行住房限購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且購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不過限購執行的標準,究竟是認房或者是既認貸又認房目前並沒有細化說明。據一位大廠房地產開發人士透露,可能最終執行時會以認貸爲主。而對於已經支付了首付的非本地戶籍購房者,是不是需要追加首付款,細則也並沒有給出進一步的說明。

廊坊發佈限購令 專家:瘋搶可能性不大

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爲,這一政策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投資性需求客羣。“對於持續投資廊坊住房市場的羣體來說,後續炒房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小了。”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不過他對於政策是否能夠起到降溫作用表示了一定的質疑。因爲意見規定,在廊坊的非本地戶籍都有買一套的資格,購房資格不能浪費,因此,雖然首套房三成,但反而可能對市場起到促進作用。“有資格的趕緊買,沒有購房資格的想辦法找購房資格,如果市場處於上升階段,政策反而會導致促進作用而非降溫作用。政策面理解,是防止短期內炒作的,但是未必能起到多大作用。”

91投房:酒店式公寓將迎熱捧?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鄒琳華表示,目前看來,出臺的政策是比較合理的,既考慮了居住等剛性需求,給外地人購房機會,同時又可以遏制投機炒房、抬高房價等行爲。

3、3月房價猛漲十大城市 有你的城市嗎

業內今日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業內數據環比、同比漲幅均明顯擴大,樓市“小陽春”如期而至。其中,深圳住宅均價同比上漲57.16%,居首位,漲幅較2月擴大4.61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認爲,未來,隨着熱點城市政策收緊,市場供求矛盾將有所緩解,房價過快上漲態勢或將得到遏制,全國整體市場有望迴歸平穩。

91投房:酒店式公寓將迎熱捧?

數據顯示,3月,業內數據爲11303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90%,漲幅較2月擴大1.30個百分點。其中,有60個城市環比上漲,38個城市環比下跌,2個城市持平。業內數據環比漲幅居前十位的城市依次是:東莞、惠州、蘇州、崑山、上海、中山、合肥、深圳、保定、南京。具體來看,東莞、惠州環比漲幅超過6%,蘇州、崑山、上海漲幅在5%-6%之間,中山、合肥、深圳、保定、南京漲幅在3%-5%之間。

同比來看,業內數據較去年同期上漲7.41%,漲幅較2月擴大2.16個百分點,住宅價格同比上漲的城市個數爲43個,較2月增加3個。其中,深圳上漲57.16%,居首位,漲幅較2月擴大4.61個百分點;東莞、惠州、保定、上海漲幅在20%-25%之間;蘇州、珠海等9個城市漲幅在10%-20%之間;贛州、廈門等8個城市漲幅在5%-10%之間;柳州、汕頭等21個城市漲幅在5%以內。

另外,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住宅均價爲21368元/平方米,環比上漲2.52%,漲幅較2月擴大2.01個百分點。十大城市中,成都環比下跌0.65%,其餘九個城市均環比上漲。其中,上海多個項目上調價格且高價項目集中入市,房價環比上漲5.09%,居十城首位;深圳、南京環比分別上漲3.63%、3.16%;其他城市漲幅在2%以內。

同比來看,十大城市住宅價格同比上漲12.83%,漲幅較2月擴大2.89個百分點。十大城市中,成都、重慶(主城區)同比下跌,其餘八個城市同比上漲,其中深圳上漲57.16%,居首位;上海同比上漲20.38%;南京、武漢、北京同比漲幅在10%-20%之間;天津、杭州、廣州同比漲幅在10%以內。

專家認爲,整體來看,3月價格指數環比、同比漲幅均明顯擴大,樓市“小陽春”如期而至。具體城市來看,深圳、上海、蘇州等熱點城市因短期供不應求矛盾加深,房價漲幅較大,其周邊東莞、惠州、崑山等城市在輻射帶動下也有較大漲幅。中央層面,兩會定調因城施策去化庫存,因地制宜調控樓市,並積極推動一二線房價上漲較快城市逐步加強調控,而庫存壓力較大城市將繼續鼓勵需求釋放。

地方層面,深圳、上海、蘇州等房價漲幅較大城市積極響應中央號召,緊急出臺穩定樓市政策,一方面通過加強限購、收緊信貸政策等方式抑制部分需求;另一方面從供給側加快住宅有效供應,平衡供求關係,緩解房價上漲壓力;同時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加強房地產金融風險防控,促進樓市平穩健康發展。市場方面,3月重點城市新房推盤量明顯增加,去化水平大幅提升,庫存繼續下降;部分熱點城市二手房市場持續火熱,量價齊升。展望未來,隨着熱點城市政策收緊,市場供求矛盾將有所緩解,房價過快上漲態勢或將得到遏制,全國整體市場有望迴歸平穩。

4、房地產泡沫樣本:從滿城挖掘機到爛尾樓林立

機遇成就了張家界的旅遊產業,也讓其房地產業蓬勃而起。但隨着中國經濟進入調整期,三四線城市普遍房地產庫存高企。湖北張家界也不例外,從2013年至今,人們可見的“奇觀”是,數十家樓盤爛尾林立,開發商跑路,業主糾紛不斷。

“空房率太高,火車北站和大庸橋幾個項目都快成鬼城了,之前打的旅遊地產概念現在基本失敗了。”張家界一位房地產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張家界城區林立着衆多爛尾樓盤,陽光水岸、時代港灣、鑫成君泰、月亮灣、新外灘26°、華天城等數十家樓盤不同程度成爲“問題樓盤”。

從“滿城都是挖掘機”到爛尾樓林立

機遇成就了張家界旅遊產業,也讓旅遊地產蓬勃而起。2006年開始的幾年間,房地產開發商紛紛在這個“天堂之地”圈地開發,一時間“滿城都是挖掘機”,城區內外樓盤林立,房地產廣告鋪天蓋地。

但隨着2012年開始中國經濟進入調整期,三四線城市普遍房地產庫存高企。張家界也不例外,從2013年開始即進入了市場冰凍期。

盲目上馬的房地產開發遇到需求萎縮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使得張家界城區住宅供應過剩,出現明顯的泡沫破滅跡象。

從2013年至今,人們可見的“奇觀”是,數十家樓盤爛尾林立,開發商跑路,業主糾紛不斷。

據一份房地產行業報告顯示,張家界的供需比爲246.7%,屬嚴重過剩,在全國70個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三位。

市場斷崖式下跌:去庫存需要21個月

據張家界市人民政府網站數據,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積68.0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5%,其中住宅待售面積爲54.6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2.8%。

與此同時,張家界市商品房銷售面積與銷售金額下降態勢卻在加劇。2015年1~1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41.9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5.6%,銷售金額15.5億元,同比下降32.5%。

商品房銷售下降,待售面積增長,張家界房地產庫存“壓力山大”。

張家界市房管局一位工作人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按目前計劃每月11萬平方米的銷售量,去庫存也需要21個月。”

至於政府採取何種措施消化庫存,目前尚不得而知。

案例1

東方明珠

賣出僅兩成 開發商已入黑名單

東方明珠是張家界市區最大的爛尾項目之一。

3月9日,在知情人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位於張家界市永定區西溪坪永定大道與站前路交會處澧水河畔的財富陽光商貿城綜合體項目。

業主張先生向記者介紹,東方明珠小區是永定財富陽光商貿城一期工程,2011年底開工建設,當時根據世雄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承諾,2012年年底前將全部完成整個住宅小區主體工程施工、屋面工程以及內外粉刷工程,2013年2月底前配套項目的排污管道、區內道路硬化、綠化、亮化等工程全部竣工並驗收交付使用。

然而,現實是骨感的。“小區建設沒有如期進行,交房時間多次拖延,到現在2016年3月房產開發商也沒能按期交房,且拒不履行合同約定的違約責任。”張先生表示。

當地房地產界一位人士對記者表示:“世雄房地產公司面臨的問題,從表面上看是因爲銷售下滑,內部管理不當,建設資金與回籠資金比例嚴重失衡,導致該項目出現逾期遲延交房、施工不暢等一系列問題。根本問題是開發商對房地產市場缺乏必要的評估,過於樂觀,貿然投資,導致最終爛尾,又沒有實際能力化解風險。”

記者從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獲得的信息佐證了該人士的判斷。

記者查閱政府有關資料時發現,在張家界市地方稅務局2015年二季度發佈的欠稅公告失信公示中,世雄房地產開發公司赫然在列,欠稅餘額達640多萬元,並因信用不良而被列入黑名單。此外,該公司被張家界市房管局列入2015年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項目報備市維穩辦。

案例2

桂花園

開發商欠債跑路人去樓空

3月9日至10日,張家界市永定區人民法院連續2天召集桂花園小區業主協調會議,解決爛尾工程的收尾費用問題。然而,會上業主並沒有達成一致意見,協調會議再次無果。

桂花園小區是張家界市區一個著名的爛尾樓小區,位於張家界鼎泰路與八達路交會處,佔地面積3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總戶數770戶,開發商是張家界明強置業有限責任公司。

目前,該項目已銷售452套,尚有246套未售,然而因開發商老闆鄭永明已於2013年因資金問題“跑路”,已爛尾2年多,該小區目前已被司法機關查封。到現在,小區主體工程雖已全部竣工,水、電、氣等部分尾期也陸續安裝,且在2014年5月已向業主交房,但小區內道路、綠化、排水、地下車庫、安保、消防、電梯等基礎設施工程仍未完成,入住率不足30%。

據參與永定區人民法院協調會的一位知情人向記者透露,桂花園項目爛尾原因是開發商明強置業有限責任公司挪用售房款異地投資失敗,拖欠外債高達1.6億元。

據桂花園業主反映,該小區購房合同約定交房時間爲2013年10月31日,開發商延期至2013年12月31日交房,等到交房之日,業主發現開發商及其售房部已是人走樓空。無奈之下,400多戶業主集體上訪,在政府部門多次協調下,於2014年5月底,開發商不得不將已售房屋交付業主。

前述知情人稱,桂花園小區之所以爛尾,除了受整體房地產市場影響外,監督管理部門監督不力也是重要原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