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託業第一梯隊座次洗牌:安信信託掉隊,建信信託營收進前五

近日,多家信託公司披露2018年年報,業績下滑成爲信託公司的普遍現象。

資管新規落地已經一週年,去通道、破剛兌、去資金池使得通道業務和非標業務受到較大沖擊,資產規模大幅縮水。

根據信託業協會數據,截至2018年底,信託資產規模較2017年末下滑13.5%至22.7萬億元,這是自2010年季度統計數據以來首次出現信託資產規模的連續下滑。其中,以通道業務爲主的單一資金信託佔比由2010年的75%逐年遞減至去年底的43%。

在此背景下,信託公司整體盈利水平有所下降。超過六成信託公司在2018年盈利下滑,整體淨利潤同比下滑6.2%,爲近十年首次出現負增長。

第一梯隊業績座次洗牌

隨着2018年的市場波動,信託公司的業績座次出現了重排。

利潤方面,中信信託以34.2億元的淨利潤居行業第一,緊隨其後的爲平安信託、重慶信託、華能信託和華潤深國投信託。而在2017年的業績排行中,安信信託以36.68億元的淨利潤排在行業第二,僅次於淨利爲38.08億的平安信託,隨後是中信信託、重慶信託和中融信託。而在2018年的排名中,安信信託已在十名開外,中融信託表現也不如去年。

中融信託公佈的2018年年報顯示,受市場及行業環境影響,中融信託2018年業績出現小幅下滑,其中淨利潤21.42億,同比減少6.63億元,降幅24%;營業總收入58.89億元,同比減少6.44億元,降幅9.86%。平安信託2018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年末平安信託管理信託資產規模爲5341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8.57億元,淨利潤31.74億元。

營業收入方面,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中融信託、中信信託、平安信託、建信信託、重慶信託,分別實現營收爲58.74億元、56.38億元、49.78億元、45.35億元、36.92億元。其中,建信信託以126.86%營收增速由2017年的11名進入前5,而安信信託在2017年實現營收55.92億元,爲68家信託公司營收排名榜的第一名。 

具體來看,中信信託在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56.4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55.9億元;平安信託實現營業收入49.8億元,手續費及佣金收入38億元;重慶信託手續費及佣金收入20.2億元,投資業務收益則高達18.4億元。

  信託股與業績相背離

儘管2018年“慘淡經營”,A股市場上的信託板塊一季度卻多次漲停。

A股上兩家獨立上市的信託公司中,安信信託(600816.SH)和陝國投(000563.SZ)2018年表現皆不盡如人意,陝國投實現營業收入10.27億元,同比減少10.71%,淨利潤3.2億元,同比下降9.3%;安信信託在2018年的淨利潤爲-18.33億元。

資深信託研究員袁吉偉認爲,信託板塊去年降幅較大,估值較低,因此在非銀板塊中具有投資吸引力。而且信託公司上市數量較少,標的也具有一定稀缺性。此外,最近媒體披露的資金信託管理辦法還是有一些利好效應。

今年2月,由銀保監會信託部制定的《信託公司資金信託管理辦法》下發至地方銀保監會徵求意見,包括信託產品可以面向不特定社會公衆發行公募信託產品,認購起點1萬元。

4月,中國人民銀行公佈了3月份和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相關數據,顯示出社會融資規模在增速和結構上均出現較多改善。4月19日,中央政治局一季度會議進一步確認當前經濟“總體平穩、好於預期,開局良好”。

在這一大環境下,信託行業也在一季度顯著回暖。據人民銀行統計,2019年一季度信託貸款增加836億元,同比多增109億元。中國信託登記系統數據也顯示,今年一季度,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發行呈現增長態勢,新增成立規模4800多億元,金額佔比較2018年四季度環比增加0.73%,較2018年一季度同比增加7.15%。

陝國投今年一季度業績也出現了翻轉,當季實現淨利2.42億元,同比去年一季度的1.18億元增長102.54%。而安信信託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5.29億元、淨利潤3.12億元,分別下降66.75%、70.4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