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網

9月15日深夜,中融信託在官網發佈公告,一方面首次通過公告承認:“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本公司部分信託產品無法按期兌付”;另一方面,中融信託與建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委託管理服務協議》,聘請上述兩家公司爲其經營管理提供專業服務。

建信信託、中信信託分別背靠建設銀行、中信集團。

同在9月15日晚間,中融信託大股東——經緯紡機發布公告稱,經緯紡機以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主動終止上市事項已經公司於2023年9月15日召開的2023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按照深交所的相關規定,公司已向深交所提交主動終止上市申請材料。

建信信託、中信信託出手

中融信託公告稱:“受內外部多重因素影響,本公司部分信託產品無法按期兌付。爲提升公司經營管理效能,經股東會授權、董事會審議通過,本公司與建信信託、中信信託簽訂了《委託管理服務協議》,聘請上述兩家公司爲本公司經營管理提供專業服務。”

公告顯示,上述委託期限爲2023年9月15日至2024年9月14日,雙方協商一致可提前結束或延期。

中融信託表示,本公司相關的債權債務關係、信託法律關係不因此而發生改變,公司繼續按照有關法律和信託合同約定,對信託產品投資者承擔受託人責任。

這是中融信託首次在官方公告中承認,部分信託產品無法按期兌付。

建信信託官網簡介顯示,其成立於2010年,爲建設銀行投資控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註冊資本105億元,至2022年底,建信信託受託管理資產總規模1.5萬億元,涵蓋一級市場投資、二級市場投資、服務信託、財富管理、不動產投資五大業務條線,明星產品包括“鳳鳴”證券投資系列、“本初”家辦、家族信託、愛予信託、“星雲計劃”家族基金、科創新興基金、行業龍頭精選產業基金、國企混改基金等。

中信信託官網簡介顯示,目前註冊資本112.76億元,股東爲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最終實際控制人爲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中信信託各項關鍵性指標連續14年排名行業前三,多次獲得中國監管最高評級和信託行業最高評級,同時兼任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股東。

中融信託風波已經波及多家上市公司

9月15日晚間,微光股份公告稱,公司分別於2023年3月15日、2023年6月13日、2023年6月14日購買了中融信託發行的信託產品庚澤1號1億元、圓融1號5000萬元、匯聚金1號5000萬元,公司全資子公司微光技術於2023年6月13日購買了中融信託發行的信託產品圓融1號3000萬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上述信託產品已到期,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微光技術尚未收到上述信託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

在最新公告中,微光股份表示,截至本公告日,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閒置自有資金購買的尚未收回的中融信託信託產品金額合計4.08億元左右。

微光股份表示,鑑於上述信託產品投資款項的收回尚存在不確定性,並基於非保本理財產品的性質,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兌付的風險,如本息無法全部兌付將對公司利潤產生不利影響,影響程度具有不確定性。

微光股份同時稱,公司已就信託產品逾期兌付的事宜與中融信託多次進行了溝通,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未收到中融信託方面的正式文件回覆,後續公司將繼續督促中融信託儘快兌付本金及投資收益。

實際上,今年8月以來,圍繞中融信託產生的逾期兌付風波已經波及多家A股上市公司。

除微光股份外,金房能源、金博股份、南都物業、咸亨國際先鋒電子、藥石科技、三德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了中融信託產品逾期兌付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上證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多家A股上市公司仍在持續購買中融信託產品,存在持續遭遇逾期兌付的風險。

以金房能源爲例,今年7月,金房能源耗資4000萬元購買了中融信託的“圓融壹號-6M”非保本產品,到期日爲2024年1月1日。

中融信託大股東經緯紡機主動退市

8月末,經緯紡機披露了一則《關於撤回公司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方案》。

方案稱,由於市場變化,經緯紡機經營面臨重大不確定性,可能會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爲保護中小股東利益,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文件的規定,經經緯紡機股東中國恆天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恆天集團”)、中國恆天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恆天控股”)提議,並經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公司擬以股東大會決議方式主動撤回A股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轉而申請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轉讓。

同時,經緯紡機啓動異議股東及其他股東保護機制,由國資股東——恆天集團向除恆天集團、中紡機集團外現金選擇權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全體A股股東提供現金選擇權(限售或存在權利限制的股份等情形除外),現金選擇權的行權價格爲9.24元/股。

不過,經緯紡機並未具體說明經營面臨何種重大不確定性。

經緯紡機的另一個關鍵身份是,中融信託的大股東。

據披露,經緯紡機爲中融信託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約爲37.469%,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則持有中融信託32.986%股份。

有資本市場人士認爲,罕見的主動退市背後,或許是基於現實問題的最佳應對策略——面對深陷風波的中融信託,上市公司主動退市可以在法律層面將金融風險與資本市場有效隔離,並降低信息披露要求,以應對未來未知的局面。

在2022年年報中,經緯紡機表示,截至2022年年末,中融信託存續信託計劃1633個,受託管理資產6293億元,規模同比有所下降,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受到房地產政策調控以及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暴露加劇等多方面影響,中融信託新業務拓展難度加大,市場營銷遭受前所未有的壓力,尤其是在存量項目投貸後管理方面,隨着部分合作交易對手相繼出險,部分項目出現違約情況並進入延期處置階段,存量項目延期風險、損失風險加大,客戶投訴和輿情應對方面的工作壓力增加,存量業務管理工作更加艱難。

經緯紡機當時表示,中融信託部分資本市場項目存在浮虧。整體看,信託行業面臨投資風險上升、展業難度加大的問題,在信託行業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下,中融信託新增業務明顯下降,創新業務形成規模尚需時間,業績面臨較大壓力。

針對中融信託兌付風波的影響,市場一度非常擔心。對此,標普全球評級在8月底發佈報告表示,中融信託發行的多款信託產品在到期時出現逾期兌付,市場擔憂其影響可能波及更廣泛的金融領域。不過,近期的事件屬於監管機構清理整頓信託行業的遺留問題。“出現壓力的信託產品僅代表整個金融體系的一小部分資產,其向更廣泛銀行業傳染的風險有限。”

另一家國際評級機構穆迪也發佈評論《中國金融機構-多隻信託產品逾期兌付不會對受評金融機構產生重大影響》。穆迪在該報告中表示,在該事件中,投資於中融信託發行的信託產品的高淨值個人和部分機構投資者可能會遭受損失。同時,該事件對受評中國金融機構的直接影響可能有限,因爲受評銀行、保險公司和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如券商對信託業的直接敞口規模不大。不過穆迪也提醒,若逾期兌付情況惡化,信託和房地產業或面臨流動性風險。

國泰君安證券亦發佈研報稱,從長期跟蹤的信息和數據來看,信託當前並不存在行業性兌付危機,兌付壓力僅爲個案。

作者:夏子航、金蘋蘋、聶林浩

責編:孟妹   校對:孫潔華圖編:周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