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律在家備覽

選自良因法師導讀《南山律在家備覽導讀·宗體篇》

第四課 皈依功德——甲二、顯相

接着是讚歎三寶的功德:

首先是“約義略釋”“此三益世”,爲什麼寶能夠利益世間?因爲“近拔三有”,就的來說,能夠使我們超脫六道,拔除三界輪迴之苦。就遠的來說,“遠清二死”,“二死”就是三界內的分段生死,和三界外的變易生死。因此歸依三寶不但能夠使我們超越三界內的輪迴,還能滅除界外的變易生死,而成就佛果,這就是“遠清二死”。

接着引《寶性論》中六種譬喻,廣泛地說明爲什麼三寶是尊貴、殊勝的。

“一、希有義。世寶貧窮所無,三寶薄福不遇”,首先就存在來說,三寶是稀有難得的,稱爲“希有義”。就像貧窮的人,無法擁有黃金、鑽石等世間的寶貝;薄福之人,也遇不到三寶。

這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

第一、理體三寶,這種清淨無染的境界,對於一般的凡夫衆生,如果不懂圓頓之理,是無法照見實相而接觸到的,這是第一種薄福。因爲福者慧之體,沒有福報,就不可能證悟,也就見不到理體三寶。

第二、化相三寶,能夠親見釋迦牟尼佛出世說法,那是必須有大福報的。

第三、住持三寶,佛像、經典,或是出家僧衆,對於福報不夠、對佛法沒有信心的人,也是遇不到的。

第四、一體三寶,二乘的人不知道佛性的道理,不知道自性本自具足三寶的功德,這也可以稱爲“薄福不遇”。

“二、離垢義。世寶體無瑕穢,三寶絕離諸漏”,第二是約着三寶的本質來說。“世寶體無瑕穢”,就像世間的寶,如黃金、鑽石等,體是清淨、沒有瑕穢的一樣;“三寶絕離諸漏”,三寶的本質,也是遠離一切煩惱垢穢的。理體三寶、化相三寶之體,是清淨無漏之法;住持三寶、一體三寶,相上或許隨順於有漏、無漏,但本質都是清淨無染的。

“三、勢力義。世寶除貧去毒,三寶六通難思”,第三是約着三寶度化衆生的妙用來說。“世寶除貧去毒”,世間的寶貝能夠消除貧窮,以及因貧窮而生的煩惱毒;“三寶六通難思”,同樣的道理,三寶有大勢力、大神通,度化衆生時,佛菩薩能現種種神變,“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爲說法”,其廣大的六神通也是不可思議的。

在《佛祖統紀》等古籍中記載,最初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兩位尊者,來漢地弘法時,有很多道士不服氣,要求與兩位尊者在皇帝面前鬥法。結果鬥法時,道教的法術全部不靈,而兩位尊者則現出種種神變。同時焚燒佛家與道家的經典,結果道教的經典立刻被焚燬,而佛教的經典不但燒不壞,還放大光明……所以三寶的六神通,是不可思議的。

“四、莊嚴義。世寶嚴身令好,三寶能嚴法身”,第四是就着外相來說,三寶可以莊嚴自他。世間的寶物,只能莊嚴我們的色身,而三寶能莊嚴我們的法身。我們依止三寶修行,就能將我們法身自性本具的功德開顯出來,也就是莊嚴法身。

例如我們修行淨土法門,往生極樂世界,受用淨土種種清淨莊嚴的功德。這些清淨莊嚴、妙樂的境界,實際上是我們自性本具的,只是被我們的煩惱所障蔽,而顯現不出來。當透過修行淨土法門,在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加持之下,我們自性本具的極樂功德就能開顯,因此三寶能莊嚴我們的法身!

“五、最勝義。世寶諸物中勝,三寶諸有無上”,第五是總結三寶的功德。“世寶諸物中勝”,就像世間的寶物,在一切世間的物品中,是最珍貴的一樣;“三寶諸有無上”,三寶在一切有爲法中,是最殊勝的。

爲什麼呢?因爲它的本質是無爲法。只要是有爲法,就有對待,就一定會有更好、更莊嚴的。只有無爲法,遠離一切的比較、對待,纔是真正的“無上”。

即使是通於凡聖的一體三寶,它的本質也是無上的。因爲雖然我們現在是煩惱的境界,但是自性本具的佛性是沒有改變的,與諸佛無二無別,只是沒有開顯出來而已。所以乃至是一體三寶,在一切有爲法中,也是無上的。

“六、不改義。世寶煉磨不變,三寶八法不動”,第六是斷除疑惑。從上述五方面的觀察可見,三寶的功德是非常殊勝的,但是佛陀說一切法無常,那麼三寶也是無常的嗎?爲破此疑,而有第六的不改義。

“世寶煉磨不變”,就像世間的一些寶物,比如黃金,經過火燒、捶打,它的性質都不會改變,特別堅固;“三寶八法不動”,三寶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這八風當中,也是不會被動搖的。

理體、化相、住持三寶一旦顯現,就像杲日當空,一切魑魅魍魎無不遁逃。 所以三寶猶如金剛,能破壞一切萬物,而不爲萬物所破壞。

一體三寶,也就是我們的自性,雖然還在迷惑中,但其體依舊是隨緣不變的。如《楞嚴經》雲:“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即使虛空可被破壞,稱性所起的精進願心也不會退轉。以虛空無盡故,我願亦無窮。當我們恆常憶念自性三寶時,就相當於同時在修禮敬諸佛、稱讚如來,乃至請轉法輪、請佛住世……,普賢十大願王了。

再說佛陀時代的化相三寶,雖然表相上已經消失了,但其實也是隨緣住世, 不生不滅的。例如智者大師修法華三昧,在誦《法華經》到《藥王菩薩本事品》時,豁然入定,在定中,他看到釋迦牟尼佛現在仍然在靈鷲山說《法華經》。

這就是三寶的不變義,只要福德因緣具足,它就能恆常地顯現。以上是《寶性論》中,從六個方面來讚歎三寶的功德。

公衆平臺聲明

本平臺所有影音圖文,都各自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缺漏,敬請聯繫本平臺及時增補。重編錄用者請註明出處及作者,以尊重著作勞動,否則將被視作侵犯著作權及版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