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人都有一种窥探宝物的隐秘的愿望,对那些甚嚣尘上却无缘得见的宝物始终怀着一种强烈渴求而又无法触及的矛盾心理,幸而生活在如今和平年代的我们,还有机会可以到博物馆去瞧一瞧那些历史记载中的神奇的宝物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尽管如此,还是有无数宝藏在历史当中失去了踪迹,今天,对于这些被文字刻画的无比神奇的宝物我们只能是作一种遐想,而不能亲眼去见识一下它们真正的神奇之处。

和氏璧作为中国历史上宝物排行榜上赫赫有名的一个,尽管只有寥寥数段文字对它进行了记载,却足以让后来的人们为之着迷并为之惋惜!可就是这样一件价值连城,无数曾经的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想据为己有的宝物,最后却消失在了历史的记载当中,而我们今天更是无缘一睹其神奇的真容。

而关于和氏璧的故事,我们大多数人还停留在完璧归赵的印象中,可是,关于和氏璧为什么叫和氏璧,而它又是怎么面世的,你知道吗?

在《韩非子?和氏篇》当中,和氏璧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了浩渺的文字当中,并由此开始为世人所了解。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的时期,那个时期中国的大地上还充满蛮夷的气息,奴隶制度的社会还没有开始显现瓦解的迹象。当时的楚国有一位名为卞和的人,机缘巧合之下在当时一座名为荆山的山上采到一块玉璞,并看出来这块玉璞绝非凡物,于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君爱国,将这块玉璞献给了当时楚厉王,可惜的是国王手下的玉工说这块玉璞只是块普通的石头。国王认为卞和欺骗自己便名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脚,并把他逐出了楚国。

后来,楚厉王的儿子楚武王即位,卞和不死心,又将这块玉璞进献给楚武王,这一次,楚武王手下的玉工也认为这块玉璞只是块普通石头,楚武王一怒之下名人斩去了卞和的右脚。

再后来,楚武王的儿子楚文王即位,而此时的卞和虽未死,但是已经年老体弱,加之双脚残缺,无法亲自去进献玉璞,便抱着玉璞在武山之下痛哭起来,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最后甚至眼睛里直流鲜血。楚文王听说后派人问卞和:”天底下被砍去双脚的人那么多,你却为什么哭得这么厉害呢“?卞和道;”我并不是因为被砍去双脚而哭,而是因为我手里这块玉璞明明是宝石,却被人误认为是石头,忠贞之士被当做欺君的罪臣,我是为大王哭泣啊,他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啊“!武文王听到这些便让手下的玉工将卞和得来的玉璞进行加工,果然,在经过打磨之后,这块玉璞变得洁白无瑕,变成了一块无与伦比的宝石。楚文王得到这块宝石之后,取卞和的名字当中一字,为之取名——和氏璧。这便是和氏璧的由来。

之后,和氏璧被楚文王当做嘉奖品赐给了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昭阳。昭阳在一次宴客酒席上,将和氏璧拿出来让宾客观摩,席散后,和氏璧却不翼而飞了。和氏璧在出现之时,已经是身处赵国了,赵国的国王听说和氏璧的消息后便将这块价值连城的宝物强行占为了己有。而后来秦昭王听说后,便心生占有之心,于是便发生了后来的”完璧归赵“的故事,这里便不多作讲述。

宝物这种东西,在古代往往只能是权高位重的人物才能拥有的,普通老百姓见上一面就可以拿来炫耀一辈子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的和平年代,朝着自己梦中的”宝物“努力奋斗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