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電商平臺京東輸入“近視明目茶”進行搜索,發現也有部分商家在產品宣傳中使用“恢復視力”一詞。不得在開展近視矯正對外宣傳中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癒”“近視剋星”等表述誤導近視兒童青少年和家長。

日前,國家衛健委、國家藥監局等六部門聯合發佈的《關於進一步規範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切實加強監管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在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近視不能治癒。不得在開展近視矯正對外宣傳中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癒”“近視剋星”等表述誤導近視兒童青少年和家長。

然而,根據調查發現,在淘寶等電商平臺,以“近視 中醫”等關鍵詞進行檢索,有多款“近視茶”的商家宣傳產品具有“恢復視力”“治癒近視”等功效。

“降低度數”等表述不得使用

《通知》指出,近一段時間,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領域亂象頻發,嚴重誤導近視兒童青少年和家長,威脅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通知》明確,在目前醫療技術條件下,近視不能治癒。

從事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的機構或個人必須嚴格依法執業、依法經營,不得在開展近視矯正對外宣傳中使用“康復”“恢復”“降低度數”“近視治癒”等表述誤導近視兒童青少年和家長。不得違反《中醫藥法》規定冒用中醫藥名義或者假借中醫藥理論、技術欺騙消費者,謀取不正當利益。

同時,各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要加大事中事後監管力度,嚴肅查處假冒中醫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宣傳虛假中醫近視矯正療效的非法行爲,嚴厲打擊假借中醫近視防控技術欺騙羣衆、損害羣衆利益的機構和人員,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對中醫醫療廣告的監管。要督促轄區中醫醫療機構切實落實主體責任,規範開展兒童青少年近視矯正工作。

電商平臺不乏所謂“神藥”

近日,在淘寶平臺上以“中醫近視”“恢復近視 中醫”詞彙搜索發現,儘管顯示的結果只有一頁,仍有11家商家打着“老中醫”“明目茶”旗號在銷售“近視茶”。“老中醫專業治眼”“銳目視康總部”“百草中醫養生堂”“仁心仁醫堂”等店鋪的宣傳詞中均使用了“恢復視力”一詞。其中,一家名爲“百草中醫養生堂”的店鋪銷售的一款明目茶價格100元,有149人付款,其宣稱“近視矯正兒童成人提高視力近視眼保護器茶明目茶中醫調理恢復視力”“咱家跟正規生產廠合作讓生產更標準化讓大家喝的更放心安心”“經過多年的臨牀,對於近視、散光、遺傳先天近視、飛蚊症、夜盲症等都是有非常非常好的效果”。在搜索結果中,“好視界眼周穴位貼”“銳視康明目抑菌膏”兩款產品在宣傳詞中使用了“恢復視力”一詞。在查閱時還發現,還有醫療相關儀器——一款品牌名稱爲藍洋的產品使用“每年降低100度”“恢復視力”的宣傳語。

在電商平臺京東輸入“近視明目茶”進行搜索,發現也有部分商家在產品宣傳中使用“恢復視力”一詞。

在小紅書平臺,以“恢復視力”爲關鍵詞進行搜索,結果顯示有7037篇筆記,亦有部分分享者聲稱使用“日本參天調解眼機能眼藥水”可以恢復視力。

防控近視沒有“神器”

通過在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輿情監測系統搜索“近視”一詞顯示,近7天內包括新聞網站、論壇、博客、微博、移動端、微信、紙媒、境外八大信息來源已有18295條信息,部分爲關於近視的科普文章;搜索“近視剋星”一詞顯示,127條信息中絕大部分爲闢謠文章;搜索“恢復視力”一詞顯示,666條信息內容較爲複雜,新浪微博上有不少諸如《眼睛模糊、視力不好?聞草堂護眼貼教你幾招恢復視力》《65歲眼科醫生:身上有個“近視穴”,每天捏3下,恢復視力5.0》此類產品推介和所謂“養生科普”文章,亦有媒體轉載所謂“恢復視力”相關方法的文章。

在輿情監測系統搜索“近視治癒”一詞,顯示共有200條信息,部分爲“近視治癒”闢謠報道。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黃璐琦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寧利不約而同表達出對“近視治療”亂象的關注。

“近視眼防控沒有神藥,沒有神器,應當將其視爲重要的戰略性問題高度重視。”王寧利表示,現在並不存在某項單一技術能夠有效控制近視眼發病率,只有多項技術綜合使用、多個部門一起發力,現狀才能得到緩解。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要做到“一增一減”,即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減輕學生課堂負擔。

據王寧利介紹,除了眼保健操外,也有相關的醫療器械和設備可以用於近視眼防控。如角膜塑形鏡、周邊離焦的眼鏡、改變學生行爲的穿戴式監控設備等。但這些醫療器械和設備需要監管部門認定,通過臨牀試驗、科學研究證明有效,才能使用。

黃璐琦提出,近視防控重在預防,而如何預防仍是一個全球性的醫學難題。中醫眼科學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治療黃斑變性、黃斑出血等近視併發症方面,中醫藥具有特色與優勢。黃璐琦建議,建立全國中醫藥防控近視培訓基地,在中醫治未病思想指導下,針對兒童青少年體質進行早期調控;採用中醫特色技術分級干預,保護視功能,延緩近視發展,防止嚴重併發症;開展中醫藥防控近視眼技術培訓,促進中醫藥防控近視眼知識宣傳普及等。

(來源:中國醫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