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聞沙棗花兒香

◎何玉新

五月的敦煌黨河風情線,眼前的一切景物都那麼美好,河水像碧綠色的毯子,刺玫花爭先恐後怒放着,柳枝在輕風的吹拂下悄悄撫摸着人們的臉頰,燕子呢喃着輕盈地飛翔在藍天中,旖旎的風光讓人魂牽夢縈流連忘返。腳踩一塵不染的石板路悠然地走着走着,一股清幽的花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一路追尋過去,發現在廣場邊上的那幾棵沙棗樹,樹上滿是呈喇叭狀的沙棗花燦爛金黃。才發覺時光輕苒,不知間沙棗樹又輪迴了一年,在我記憶中的沙棗花兒,又開在了我心靈深處。

那一抹沙棗花的盛開,久違的熟悉的花香,早已瀰漫了我的心扉。這裏是美麗的黨河風情線西岸,在高大挺拔的槐樹、婆娑的柳樹後面隱藏着僅有的這幾棵沙棗樹。如若不是微風過處,帶來一股淡淡的幽香,誰也不會注意到沙棗樹它們的存在。沙棗樹的外觀縱然不美,能在這裏生長這個樹種,可見人們仍很喜愛它。

有道是,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歲歲花相似,這些沙棗花都已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衝破阻力露出燦爛的微笑,花香幽幽地浸透了整個廣場。仔細看那滿樹一條條、一穗穗銀色枝葉間,綴滿了黃燦燦的花朵。每個葉片根部擁擠着數朵、十數朵大大小小的花蕾;它們秩序井然,守規矩,有層次,有順序地依次綻放。泛着黃色五瓣的沙棗花,在飛天的故鄉悄然的綻放,花香浸染了敦煌城,也點綴了蒼翠無垠的綠洲田野。此時一陣陣醉人的香氣撲面而來,火熱的夏天就在這美好的氛圍裏如約而至。花香也引來無數的蝶飛蜂舞,“蜂爭粉蕊蝶分香”,都嗡嗡的在花朵上鬧着。我非常喜歡沙棗花那淡淡的香味:香而不膩,香而不媚,香而不俗。香氣長久悠遠,經得起人深入細緻的聞,長久的聞,讓人久聞而不厭。它的香味獨特而又沁香,股股清涼、甘冽之氣傳遍全身,真是有種醉人、溫馨的味道。

此時我的記憶的閘門就隨着幽幽的沙棗花香打開了,回想起在我心底芬芳了多少年沙棗花兒的清香。記得在前幾十年,敦煌大地上到處栽種都有沙棗樹。城裏鄉下、水渠邊、田埂上、綠洲邊、房前屋後、水塘邊,到處都有沙棗樹的身影。那時候,我已經知道沙棗花不光能給大漠的春天帶來香氣,沙棗樹還能抗嚴寒,耐酷暑,耐鹼耐乾旱又不怕澇,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改善沙漠環境。它是西北平原黃土高坡成活率最高的樹種之一,是沙漠中的佼佼者。

我更喜歡沙棗樹堅韌頑強的品格。雖然沙棗樹長得皮裂身歪,被陽光和風沙撲打出紅不紅黑不黑的鐵色,刻滿了滄桑,長勢奇形怪狀,虯枝曲屈盤旋,讓人遐想不斷。大的樹木老態龍鍾,如虯龍盤繞,小的樹木嬌柔秀氣,似弱柳扶風,但是長相都很難入眼。可是,它在乾旱的沙漠深處在荒蕪貧瘠的戈壁灘裏,照樣紮根發芽開花結果。這就是沙棗樹,生命力頑強無比,它從不與誰去爭豔,在風沙的侵襲下仍然頑強的保持自己的本性。一年又一年,它那飽經滄桑的身軀,在無情的朔風之中獨立不移,任歲月蹉跎,依然不屈不撓地與大自然抗爭,它的氣魄和精神足以令人激情振奮。沙棗樹雖不好看,可是花兒香。那麼小的花,淡然樸實,卻那麼香,卻又不讓人膩味。這也算是大自然的一種公平,花瓣太小,就用花香彌補。點點星星嬌黃的沙棗花總是乘了夏日的煦暖,在百花爭豔的春天過後的夏天吐放,羞羞答答地開放在初夏的懷抱裏。沙棗樹對人要求的甚少,不像桃李要剪枝打藥施肥澆水。往往是隻要有了一株沙棗樹,不去理它,到了夏天,照樣聞到它那清幽的花香,到了秋天,也會年年獲得豐收的喜樂,小小不起眼的沙棗樹還會如數奉出它可人的沙棗子。

這就是沙棗樹,它內在的堅毅謙遜品性才真正是讓人喜愛它的理由!

又是一年沙棗花開,微風,掠過處處是美景的黨河風情線,夾着清幽的花香,香飄十里。那一剪輕風拂過的沙棗花兒香,在遊人們的身前身後彌散,在藝術之都敦煌激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燦爛的陽光漸漸照耀着碧波盪漾的河面,浮光躍金,此時沙棗花的清香已漸漸的濃郁,如心中揮之不去的一股暖流,久久在幸福的人兒心間縈繞。

2019.5.7

【查看作者更多作品】

【作者簡介】

何玉新,出生於1973年,甘肅省敦煌市第二中學語文教師,敦煌市作家協會會員。與文字爲伴,與圖書爲友,從小酷愛寫作。所寫的散文獨具一格,歌頌家鄉,讚美故土,文字細膩、感情充沛、文筆清新雋永,是一位傑出的鄉土作家,一生喜歡廣交天下文朋好友。微信號DHbaiyangshu QQ297756476

【本刊主編】成永軍

【本期編輯】金 鈴

徵文啓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