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城社工黨支部揭牌成立

中國報道清遠訊(通訊員周承斌 黃肇歡)爲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要求,鳳城街積極創新社區治理工作,2018年3月,成立“鳳城街社區互助會”,並從28個社區內選取西湖、后街、大觀、翠湖、古城等5個試點社區實踐探索,致力於打造推進社區治理樞紐型平臺。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夯實社區互助會建設基礎。鳳城街堅持“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工作”理念,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完善“黨建+社工+志願者+羣團組織”社區治理工作模式,成立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任組長的鳳城街社區互助會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街道社區互助會工作;成立內設機構“社區治理辦”,統籌推進社區規範化建設以及居民自治、互助工作;成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駐紮5個試點社區具體推進社區互助會工作;成立社工黨支部,聯合各類基層黨組織,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推進社會協同、公衆參與社區治理。

二是綜合各類平臺,完善社區互助會樞紐功能。鳳城街將社區互助會打造爲一個集資源鏈接支持、專業服務支持、社會組織培育聯合等三大功能爲一體的樞紐型平臺。目前該平臺已鏈接人大、政協、商會、各類黨支部等多方主體,爲推進社區治理工作提供各類資源支持;同時爲社區民政對象幫扶、社區禁毒、社區營造等多項社區治理工作提供社會工作專業服務;並通過一系列項目不斷髮掘、培育轄區內潛在居民團體,並推動居民團體規範化、專業化,同時聯合轄區內成熟社會組織,不斷壯大推進社區治理工作的社會力量。

三是明確目標導向,在實踐中創新社區互助會工作機制。鳳城街道以創建平安社區、和諧社區、文明社區、富強社區爲街道社區互助會工作總目標,並分別以困弱羣體/特殊人羣、社區議事平臺、社區文化、社區經濟爲着力點,在實踐中探索出一套可行性工作流程。截至7月下旬,在5個試點社區爲民政服務對象建檔134戶,開展社區活動27場,構建社區內議事平臺4個,探索出與社區困弱特殊羣體幫扶、社區議事、社區文化、社區經濟工作相關的4種互助工作模式。在28個社區內,街道相關部門利用互助會資源對轄區內154名社區戒毒、社區康復人員建立“一人一檔”並提供進一步的專業服務;推動居民爲主體開展創文活動,發掘107個潛在社區居民互助小組申領創文活動項目335個,推動社區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平安、和諧、文明、富強社區。

責任編輯:楊秀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