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患者在以上醫院拍片後,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將不再提供傳統膠片,患者只需掃描報告單上的二維碼或進入短信鏈接,就能查閱影像。做完檢查之後,小張不用去醫院膠片機上等着打印膠片,直接就可以回家,掃一掃排隊單、報告單、短信鏈接、健康溫州公衆號等渠道的二維碼,膠片內容一覽無餘。

去醫院看病,總是要攜帶CT、核磁共振等影像膠片,而如今在溫州所有公立醫院看病,這些資料都將“裝”進二維碼裏。不但跨醫院就診不用再重複拍,而且也不用攜帶膠片去醫院,省去了患者的膠片打印費,減少患者保存、攜帶膠片的麻煩。

如此便捷的就醫依靠的是醫學影像數字化手段,除了具備傳統膠片各項功能,還能實現影像資料雲端瀏覽、下載、異地打印等功能;而且影像資料保存在雲端,通過安全碼或授權可以隨時共享影像信息,支持下載查閱,便於攜帶、轉診。

繼今年1月我市開通醫學影像雲平臺,首批54家醫療機構接入平臺,實現醫生無障礙調片讀片後,包括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內的10家省、市級醫院已於日前完成信息系統技術改造,於5月1日起正式爲患者提供數字影像收費服務。

根據浙江省物價局覈定,數字影像服務費爲每人次每次檢查20元。目前,我市首批10家醫院完成信息系統技術改造,具備開展數字影像服務的能力,分別是溫醫大附一院、溫醫大附二院、市中心醫院、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市第七人民醫院、市老年病醫院、平陽縣人民醫院、甌海區第二人民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

患者在以上醫院拍片後,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將不再提供傳統膠片,患者只需掃描報告單上的二維碼或進入短信鏈接,就能查閱影像。在患者本人許可的情況下,還可授權分享及下載數字影像。

舉個例子:

比如,市民小張做一個CT頭顱檢查,按照傳統流程,爲了使醫生更加清晰看到病竈,需要打印5-6張左右的傳統膠片,按照平均14元/膠片(每張膠片14元)的收費標準,本次檢查需要打印的膠片費用在70-84元。如今通過影像數字化,打印費免了,只收取服務費20元,就可以獲取本次數字影像的所有序列圖像,數字影像有效保存期爲門診15年,住院30年,可以隨時取閱。

做完檢查之後,小張不用去醫院膠片機上等着打印膠片,直接就可以回家,掃一掃排隊單、報告單、短信鏈接、健康溫州公衆號等渠道的二維碼,膠片內容一覽無餘。下次看病再也不用攜帶着這些膠片了,給醫生掃一掃,結果立顯。

“數字影像對於患者來說,減少了醫療費用的負擔,使每次的影像數據形成個人檔案,予以保存,對於他院就醫來說更加便捷。而對於醫院醫生來說,患者帶的傳統膠片數據不完整,不具備可操作性,而數字影像可在醫生客戶端直接進行操作,更加直觀地看到病竈,對醫生判斷細節也不是很準確。”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來看看獲取圖像的方式

1、報告單上右上角的二維碼

醫生給患者開具了檢查頭顱部位的CT申請單後,掃描報告單上二維碼(這個報告單上的二維碼可以直接識別查看具體CT的例子)。

2.短信鏈接-點擊鏈接獲取圖像

短信網址提醒(點擊鏈接獲取圖像)

3.排隊單上的二維碼

掃描數位影像排隊單上二維碼(拍完片即可離開,不用在醫院等報告或者報告出來再回醫院取)

去年12月,彙集全市各大醫院的影像數據資料的溫州市醫學影像雲平臺上線,這是全省最大的醫療影像雲平臺。從2019年1月1日起,截至2019年5月,溫州市影像雲平臺患者調閱總次數達到156萬次。爲醫生提供了患者歷史影像調閱、其他醫院檢查影像的參考達到8695次。

接下來,我市其餘醫療單位將陸續進行系統改造,逐步開通數字影像服務。物價部門同時規定,除患者自願有雙重需求外,醫療機構不得雙重收取物理介質的膠片、數字影像費用,對於強制或變相強制服務、不按規定提供服務而收取費用等價格違法行爲,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查處。

來源:溫州日報、溫州晚報全媒體

所有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