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中,氣候的改變與人類的活動存在關係,而對於地質環境的改變其實也存在局部氣候影響的問題,根據《自然》雜誌科學報告顯示,世界上最長的河流中有三分之二不再“自由”流動《改變運道》,也就是說人類改變了河流的原始流動狀態。自由流動的河流越來越受到水壩,堤壩和引水的威脅,河流影響了它們移動沉積物的能力,促進魚類遷徙,以及執行其他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所以可能會引發生態危機。

水壩,堤壩引發生態危機?246條河流僅90條未受阻,屬未暢通河流

根據科學研究人員表示,隨着超過3700座大型水壩的投入使用,自由流動水道的未來看起來更加“黯淡”。水文學家Bernhard Lehner利用多年時間,來研究了水壩對整個流域的影響,結合WWF科學合作數據,進行檢查了1200萬公里的水道,評估了4.5公里段的水流量。科學團隊發現了河岸堤防,其他防洪結構以及電力,灌溉或飲用水供水的流量對生態影響極大。

水壩,堤壩引發生態危機?246條河流僅90條未受阻,屬未暢通河流

科學報告指出,科學家們專注對246條最長的河流的研究,包括1000多公里的流水,發現了生態系統在河流的變動下改變很大。例如:尼羅河和密西西比河流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自然》雜誌報道指出,在這些河流之中,只有90條仍未受阻。而在這90條之中,居然大部分是尚未暢通的河流,也就是說人類沒有利用的,這些河流位於亞馬遜河,北極洲和非洲剛果盆地。

水壩,堤壩引發生態危機?246條河流僅90條未受阻,屬未暢通河流

人跡罕見的區域沒有被阻擾,而只要人存在的區域基本都進行了改變,世界自然基金會淡水生態學家Michele Thieme稱,在美國,歐洲和更發達的地區,這些較長的,自由流動的河流並不存在,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沒改變”過的河流(無一個沒變)。只能說人類改變河流的時候,生態系統已經發生了改變。世界自然基金會還發現,淡水植物和動物的減少速度是陸地和海洋種羣的2倍。

水壩,堤壩引發生態危機?246條河流僅90條未受阻,屬未暢通河流

爲了減少人類對河流的改變,世界自然基金會正在提出新的保護方式,那就是增加太陽能或風能的使用,人類不能再去增加改變河流,阻擾,修建堤壩等問題,要減少對更多水電大壩的需求,例如亞洲湄公河三角洲等地區,都必去快速保護起來。世界自然基金會還在與緬甸進行交流,試圖阻止伊洛瓦底江和薩爾溫江這兩個主要的自由流動水道的大壩修建。因爲該河流從育空地區(Yukon)進入西北地區,是該國最後一條自由流動的河流。

水壩,堤壩引發生態危機?246條河流僅90條未受阻,屬未暢通河流

所以說,人類對河流的改變對生態系統影響很大,氣候,環境都與它存在關係,既然地球早就形成了固定的河流路徑方式,我們更應該保持原有的模樣,畢竟已經出現了穩定的情況了。對於生物來說,由於棲息地空間改變,如果生物也會不進行遷徙,到最後只能面臨滅絕。所以,要關注自由流動的河流,因爲它們爲人類和野生動物提供的服務,允許生態系上的“互補”,只有保護好,人類也才能獲取更穩定,更充實的生態環境。

頭條“科學朋友圈”開通了!歡迎加入討論科學:科學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