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時不時會聽到有些人講,保險是騙人的,“這也不賠,那也不賠”,結果出現了一堆理賠糾紛。

這是很多人對保險的性質不瞭解,如果一個人把保險產品當成普通商品去看,那絕對出問題。

其實買保險之前,咱們得先看保險條款,尤其是保險條款中寫保什麼的保險責任條款和寫不保什麼的責任免除條款。

只有仔仔細細看了這兩部分內容,我們才能對這款保險有個清晰的認識,並且決定要不要買。

在決定購買之後,我們需要看投保須知,看了投保須知,我們就能知道自己符不符合投保要求,有沒有受什麼限制。如果是重疾險、醫療險和壽險,還會有健康告知。

這些細節都非常重要,但是很多人都沒有仔細去看,也就給以後的理賠埋下了隱患。

今天站長就來說一下,那些會影響理賠又時常被人忽略的內容。

醫生資質和醫院資質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的認知和保險公司的規定其實經常會有出入。

比如在很多人認知中的意外,其實跟保險公司認定的意外是不一樣的。比如你到有提示風險的深水區游泳如果溺亡了,可能這是普通人眼裏的意外,但不符合保險中對於意外的規定。

而爲了防止在理賠的時候出現扯皮,保險公司會對這些有爭議的內容在保險條款裏進行解釋。

畢竟我們的《保險法》是偏向消費者的,如果保險公司沒有規定清楚,法律就會站在有利於消費者那一邊。

但是如果保險公司已經在合同裏清清楚楚地寫了,只是我們沒看,這就是我們理虧了。在保險條款裏會有加粗的名詞,這些加粗的名詞,保險公司會在條款裏對它們進行解釋。

其中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又很可能影響的理賠的點就是醫生資質和醫院資質

在重疾險和醫療的保險責任那裏,我們可以看到醫院、醫療機構或者醫生是會被加粗的,這些名詞會在條款後面進行解釋。

這是康樂一生C保險責任中的一部分,大家可以看到“本公司指定或認可的醫療機構和專科醫生”被加粗了。

說明這兩個名詞會有釋義,在條款後面的釋義裏,就對這個名詞進行了規範。

從這個釋義來看,想要獲得康樂一生C的理賠,境外醫院的診斷書是沒用的,達不到二級及以上醫院的醫院也是不被認可的。

所以,如果是得了重疾,要診斷或者進行治療(重疾中有些疾病是動了某種手術才能理賠的,比如重疾中的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幹細胞移植),一定要去符合規定的醫院看符合規定的醫生。

因此,看合同裏的醫生資質和醫院資質規定是很重要的,不然可能會影響理賠。

初次確診和初次發病

一般情況下,在重疾險裏的保險責任裏會寫在等待期後初次確診或者初次發病(有的叫初次發生)重疾險,能夠獲得重疾賠付

那初次確診或者初次發病之間相差大嗎?

我來舉個例子,一個人購買了一份重疾險,在等待期內,他感到身體不適,然後去醫院就診,當然很多人一開始都不會想到自己得了重病。

所以他一開始去的是普通門診,結果看了很久都不見好。

於是做了很多檢查,等到過了等待期,才查出來是癌症。這時他肯定想着得趕緊去理賠重疾險,可是他不一定能理賠。

如果他買的是在等待期後初次確診的重疾險,那麼他是過了等待期後才確診的,符合理賠標準。

如果他買的是等待後初次發病或者初次發生的重疾險,那就賠不了了,因爲即便他是在等待期後才初次確診爲癌症,但其實他在等待期內就已經因爲身體不適去看病了,這些不適就是癌症發病的症狀。

所以他明顯是在等待期內發病了,而不是等待期後才初次發病,因此不符合理賠標準。

所以,初次確診和初次發病的差異,也是會導致理賠糾紛的一個冷知識啊,大家要記住。

保額限制

保險的最高保額是多少,是我們想買多少就能買多少嗎?不一定,因爲保險產品會對不同條件的人有投保限制,這些限制就寫在投保須知裏。

我拿下架前的小蜜蜂綜合意外險舉個例子。

這是它投保須知的一條內容,這款產品最高可以投保50萬,但是如果是無業、退休、學生、家庭主婦還有60週歲以上的老人,都只能買10萬

但在投保的時候, 無業、退休、學生、家庭主婦還有60週歲以上的老人都能夠購買50萬保額。

但是人家在投保須知裏清清楚楚地寫了,這些人只能買10萬,如果真的發生意外,肯定拿不到50萬的賠償。

所以,大家在投保之前,一定要好好看投保須知。

雖然很多人會去看自己符不符合投保的條件,但很少人會去看投保的限額,這也是會影響理賠的。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小妹讀財 (ID:xmducai)。

小妹讀財的主筆財小妹,將用她最專業的金融知識和經驗,教大家解讀經濟形勢,形成自己的理財觀念,跑贏通貨膨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