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沧斌

大同元年(535)二月,傅大士为梁武帝操持完忏礼,办妥为其夫人郗氏超生的轮回转世慈悲道场后,受梁武帝所赐的水火珠。四月,回到了双林佛庵。

梁武帝精通经学、佛学、史学、文学。傅大士离开京城后,他越想越觉得傅大士的头道身佛足儒的穿戴不妥,其“三教合一”理论的也依据不足。

傅大士接旨后,于公元539年三月十六日第二次进京。梁武帝在寿光殿独筵款待傅大士。

“帝有心而欲辩,大士岂有义而欲论”?其理由是:

尽管傅大士尊重自然规律,博取了道教、儒教讲究仁义治人的精华,使之溶汇于提倡贯通三世的因果定律佛教之中;可是,依据老子《道德经》的言论,老子是道重自然的。其哲学思想是要人“返朴归真”,回复到自然里面去。与孔子主张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人们要行仁义,遵礼仪,家庭才会和,社会才会安定,国家才会兴旺的儒教思想,是大相径庭的。

因为,老子以为:孔子倡导的礼仪,固然是好的。然而一个人到了需要注意礼仪的时候,说明他的道德早已败坏了。因他坏了道德,才产生需要用仁义礼治的规条来使之就范,藉谋补救。所以老子说“仁义出,有大伪”,“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换句话说,人类到了需要实行仁义礼治的时代,早已失却了自然之道的真朴,这样一来,欲人为道,反而去道愈远了。

所以老子主张“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患何有?”这样一来,他以为有身子才造罪恶,有罪恶才有大患。根据这个道教的原理,怎能与孔子为首的儒教、孔子提倡的仁义,去融合为一体呢?

然而,傅大士的“三教合一”之说,在京城皇族大臣官员中已经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解铃还须系铃人。

于是,大同五年(539),梁武帝第二次下诏,请傅大士进京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研讨有关“三教合一”的佛教理论,共论佛教“息而不灭”的真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