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雍正王朝》中,有這麼一個人,他大器晚成,年逾花甲之齡纔開始被委以重任,八年的時間內從一方布政使坐到了太子太保高位,因水災災情未及時上報,一向嚴苛的雍正皇帝都對其進行了包容,去世後得以葬在雍正帝陵墓的身側以永遠陪伴雍正,這位重臣就是田文鏡。

田文鏡畫像

一、半生縣官的小老兒

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田文鏡出生於漢軍正藍旗,監生出身。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獲得了他人生中第一個崗位——長樂縣縣丞,後又擔任過知縣,一直到二十年二後的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才升爲易州知州,第二年遷爲吏部員外郎,在這二十多年的仕途中,他積累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不過此時的他已經是個45歲的中年人了,1716年因爲對長蘆鹽政的獨到見解受到康熙的嘉獎,不久被遷升爲內閣侍讀學士,到1722年世祖康熙駕崩的時候,田文鏡也是61歲的花甲之人了,之前的生涯中主要當的還是州官縣官之類的職務。

雍正劇照

二、力佐世宗、督撫魯豫

直至雍正皇帝繼位後,田文鏡才遇到他的重大轉折點,因爲早就知道田文鏡這個當了大半生基層縣官的人,並且他的經驗十分豐富,所以雍正帝就是看中了他的這一點,於1723年(雍正元年)封其爲山西布政使,在山西短短一年的任上,田文鏡發揮自我所長,清除了政務的頑疾,使得山西政務煥然一新,雍正帝自是覺得自己的決定沒有錯,於是大器晚成的田文鏡漸漸成爲雍正的心腹重臣。1724年(雍正二年)封其爲河南巡撫,在河南田文鏡專查賦稅虧空一事,處置了不少大臣,因功被封爲河南總督加兵部尚書,又因田文鏡的出身並不高,所以將其出身修改,由正藍旗抬入正黃旗。1728年(雍正六年),雍正爲褒獎田文鏡,授其河南山東總督,這在原來是沒有的,是雍正爲其獨家定製的,可見其受寵程度。1729年(雍正七年),加封太子太保,很快又被任命爲北河總督,此時的田文鏡已經是個68歲的老頭了,隨着年齡增長記憶力同步減退,所以在晚年有一次水災的隱匿不報,雍正並未對其嚴加苛責。

田文鏡劇照

三、身後本爲殊榮,奈何兩次被掘

1732年(雍正十年),年邁多病的田文鏡再一次向雍正申請致仕,這一次世宗皇帝同意了他的請求,同年田文鏡逝世,享年71歲,雍正賜其諡號爲“端肅”,並允許其葬在自己的泰陵附近,這樣就可以常伴自己身側。沒想到的是,田文鏡並未永遠陪伴在了雍正身邊,1738年(乾隆三年),繼位三年的乾隆帝在拜謁自己父親的陵寢時,因田文鏡的墓地佔了御道三尺,於是命人將他的墓夷爲平地,到了清朝末年,盜墓賊更是將其破壞殆盡,一代重臣死後受到如此待遇,實在是淒涼不已。

雍正畫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