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不下於幾百位丞相、宰相,但能夠青史留名,被後世人所銘記的並不多,能得到“千古名相”之美譽的更是鳳毛麟角。然而,在唐朝中晚期,出現過一位與管仲、諸葛亮及王安石等人齊名的宰相,甚至有人稱讚他爲“萬古良相”,但他在民間的知名度不高,這一點讓人相當費解,此人就是李德裕。

出身名門的李德裕,從小就定下了遠大的目標,要成爲他父親那樣的朝廷重臣。經過多年的苦讀,李德裕在經史方面的才華相當出衆,以他當時的能力,科舉考試對他來說,可以說是小菜一碟,考取功名利祿易如反掌。任性的李德裕,對科舉絲毫不感興趣,無論誰來勸說,他都不爲之所動,發誓絕不會入京趕考。

他之所以如此任性,是因爲有任性的資本,畢竟當時家境比較優越,父親是當朝宰相,就算不怎麼讀書,也能混個一官半職。二十多歲時,靠着深厚的關係,李德裕在朝中找了一份工作,即補任校書郎,爲了防止別的大臣說閒話,他請求到外地任職,獲得了皇帝的批准。

總有一些人,有能力、有人脈,卻比別人更努力,李德裕就屬於這一類人。他一生歷經四朝,從不起眼的小官,一步步晉升爲中書舍人、兵部尚書、節度使,最終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在平定叛亂、打擊宦官、任用賢臣方面,都有不錯的成就。

唐武宗在位時,對李德裕器重有加,下旨提拔他爲太尉,並且封爲趙國公。若是換作其他大臣,肯定會高興的睡不着覺,並且欣然接受,但李德裕卻與衆不同,謝絕了皇帝的好意,還表示:“大唐開國兩百餘年,只有七人被拜爲太尉,微臣不敢接受此職位,希望陛下收回成命。”從此事就可以看出,他是何等的低調。

到了唐宣宗李忱坐上皇位後,李德裕逐漸失寵了,但畢竟是幾朝元老,宣宗還是要給他面子的,賜予他太子少保的官職,讓其到東宮輔佐太子。李德裕最喜歡喫的是羊肉,幾乎頓頓都離不開,而且要求是新鮮的,身居高位的他不差錢,在喫的方面不會委屈自己。

有一次,李德裕聽說京城來了一位高僧,此人號稱好神仙,沒有他算不出來的事情。巧合的是,李德裕那段時間的身體不太好,就派人把高僧請到府上,讓他爲自己算了一卦。李德裕沒有繞彎子,直接問道:“大師啊,你替我算一下,我能活多大。”高僧沉默了一會,然後回道:“當喫完一萬隻羊,就是你的死期了。”

聽完高僧的話,李德裕趕緊讓僕人統計一下,看他一共喫了多少隻羊了,得出的結果讓他嚇出一身冷汗,足足有9500只。沒多久,與他關係不錯的節度使派人給李德裕送了五百隻羊,他立馬將此事告訴高僧,並保證不再喫了。高僧嘆息道:“此乃天意啊,無論你喫不喫,這些羊都屬於你所有,在劫難逃。”幾個月後,李德裕被貶到現在的海南島,剛到那不久就去世了,死前大喊:高僧真乃神人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