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震、颱風、火災等,都是我們日常容易遇到的自然災害,而當我們遇到這些自然災害時,我們該如何正確有效地避險呢。每一個颱風來臨時,都應密切關注三防和氣象、海洋部門發佈的預報預警信息和防禦指引,提高防災避險意識,主動在安全的區域防災避險,確保生命安全。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築生命安全防線”,6日開始到12日爲防災減災宣傳週。近日國家減災委員會發出通知,全面部署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地震、颱風、火災等,都是我們日常容易遇到的自然災害,而當我們遇到這些自然災害時,我們該如何正確有效地避險呢?

地震發生時如何自救?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地在震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因此,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千萬不可以驚慌失措,要保持冷靜,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

1.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應該迅速跑到門外,不戀財物;如果住的是樓房,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牀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的發生,切記不可在驚慌中直接從樓上跳下去。

2.人多先找藏身處。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羣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

3.遠離危險區。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跑到街心空曠處。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如果正在開車要立即停車逃生。

此外,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儘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2018年,雲南省墨江縣發生5.9級地震資料圖

颱風來臨時如何防禦自救?

颱風,是每年夏季我國沿海地區最容易遭遇的災害性天氣之首。在多年的防颱、抗臺工作中,氣象部門也總結了許多有關臺風的防禦和自救經驗,以幫助沿海居民更好地抵禦颱風入侵。據搜狐網介紹,颱風來臨時應做好以下自救措施:

1.關注颱風動態,提前調整出行安排,避免前往颱風影響地區,特別不要到颱風影響區的沿海景點遊玩,不要乘坐各類“休閒船隻”、“三無船隻”等冒險出海觀光。

2.颱風影響期間撤離沿海低窪地區的房屋、不要進入容易積水車庫,不要到沿海的道路、堤圍觀海看潮。

3.颱風來臨前,停留在堅固安全房屋內防風避險,避免外出。居住在各類危舊住房、廠房、鐵皮屋、工棚的羣衆要主動轉移避險。不要在臨時建築(如圍牆等)、廣告牌、鐵塔、大樹等附近避風避雨。

4.及時搬移屋頂、窗口、陽臺處的花盆、懸吊物等;及時檢查門窗、室外空調、太陽能熱水器、廣告牌、塔吊的安全,並提前做好加固。

5.密切關注降雨情況,防範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和地質災害,特別是居住在山邊、河邊、水邊的羣衆要提前撤離到安全地帶。

6.切忌因爲當地每年都會來臺風而低估颱風的破壞力。每一個颱風來臨時,都應密切關注三防和氣象、海洋部門發佈的預報預警信息和防禦指引,提高防災避險意識,主動在安全的區域防災避險,確保生命安全。

2018年,颱風“山竹”過境廣東,當地樹木被風颳倒資料圖片。

遇到火災怎麼辦?

森林火災,是指火情在林地內蔓延和擴展,失去人爲控制,對森林、森林生態系統和人類造成危害和損失的林火災害。

1.發現森林火災,應及時撥打報警電話,報告起火方位、面積及燃燒的植被種類。身處火場時,要判明火勢大小、風向,用溼衣服包住頭,逆風逃生。

2.如果被大火包圍,要迅速向植被稀少、地形平坦開闊地段轉移。如果被大火包圍在半山腰,要往山下跑。當無法脫險時要選擇植被少的地方臥倒,扒開浮土直到見着溼土,把臉貼進坑底,用衣服包住頭,雙手放在身體下面避開火頭。

今年4月,瀋陽市郊東部棋盤山突發山火。(新華社記者 楊青攝)

除了森林火災,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最易遇到的其實是家庭火災。家庭火災一般是由於人們疏忽大意造成的,常常事發突然,令人猝不及防,後果嚴重。

1.發現火情,應該迅速採取措施,儘快撲滅初起之火,或設法延緩火勢的發展蔓延。毗鄰房間發生火災,煙霧瀰漫時,不要盲目開門,可向門上潑冷水降溫,用浸溼的衣服、被褥堵住門窗縫隙。同時,應立刻向窗外掛出醒目物件,以示室內有人,也可以大聲呼喊,便於營救。

2.火勢較大時,可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溼毛巾、溼被單將頭部包好,用溼棉被、溼毯子將身體裹好,再衝出險區。如住在比較低的樓層,可以利用結實的繩索或將牀單、窗簾布撕成條擰成繩,拴在牢固的窗框、牀架上,沿繩緩緩爬下。但是如果居住在樓層較高的房間,建議不要因驚慌盲目採取逃生措施,應做好防護準備,等待消防人員救援。

本文內圖文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在文末留言處聯繫我們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