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外政治學的發展已有幾十年的基礎,最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成立的國際問題研究所,1999年學校設立外交學系,2003年設立國際政治系,2012年政治學理論和國際關係兩個二級學科入選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2015年我校政治學一級學科作爲主要依託學科之一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學科建設項目,2018年成立國際關係學院。那麼,目前我校政治學發展狀況如何?在學科建設進程中面臨哪些瓶頸問題?下一步發展的目標、思路、對策是什麼?本期“強學科•衝一流”系列報道推出廣外國際關係學院院長周方銀教授專訪。

周方銀

對標國內同行先進水平,整合校內相關單位的學科資源,補齊短板、強化特色,走“小而精”的發展路徑。

在現有國際政治和外交學的基礎上加強國際政治經濟學方向的建設,強化研究手段,形成研究特色,擴大學術影響力。

對本科生培養方案進行優化設置,加強模擬聯合國、外交禮儀大賽等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建設。

2018年,廣外成立國際關係學院,學院將在充分整合校內資源的基礎上,承擔學校政治學一級學科建設的任務。學院目前設有外交學和國際政治兩個本科專業,有政治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下設政治學理論、國際關係、外交學3個二級碩士點。其中,政治學理論和國際關係爲廣東省特色重點學科。從廣外整體學科佈局來看,政治學是學校的特色學科。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政治學一級學科全國參評高校76所,其中具有“博士授權”的高校28所。我校政治學排名並列第39名(位於39-45名區間),爲C檔。廣外國際關係學院的成立對於我校政治學學科的建設無疑是重要的利好。我們將按照學校總體學科建設佈局,在整合國際關係學院、廣東國際戰略研究院、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等單位學科資源的基礎上,繼續走“小而精”的發展路徑,對標國內同行先進水平,努力補齊短板、強化特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增加科研成果產出、加強國際學術交流。

目前,政治學學科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師資隊伍規模偏小,師資結構和梯隊建設急需加強。二是研究生培養規模較小、研究方向不夠全面。三是學生培養質量有待提高,在目前各高校都高度重視學科建設、教育部強調要加強本科生培養質量的情況下,我們需要進一步激發本科生的學術興趣,提高讀研、出國留學的學生比例。

爲了有針對性地加強政治學學科建設,未來幾年,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補齊政治學一級學科的明顯短板。積極引進政治學原理、中外比較政治等方向的優秀人才,充實教學科研隊伍。對於引進的人才,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強調科研導向,鼓勵新進人才積極申報課題,發表高水平科研成果,促進良好學術氛圍的形成。

凝練學科發展方向,在特色方向形成學術影響力。由於我校政治學學科的規模總體有限,我們不能追求“大而全”,而要有所爲、有所不爲,有較爲明確的取捨,在現有的國際政治和外交學的基礎上加強國際政治經濟學方向的建設,進一步強調國際關係理論和國際關係研究方法,強化研究手段,形成研究特色。

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拓展學術合作渠道,提升研究生培養國際化水平。學院將在加強與國內友好兄弟院校、科研機構合作的基礎上,開拓國際合作渠道,拓展本科生、研究生的國際交流項目,爲學生創造更多進一步學習和深造的機會。進一步提高研究生國際化水平,支持赴國(境)外的研究生及在華的國(境)外研究生開展連續超過90天的學習交流。

提升本科生、研究生培養質量。結合學院現實情況,對本科生培養方案進行全面分析、優化設置。加強模擬聯合國、外交禮儀大賽等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建設,使本科生更多地參與學院的學科建設,形成濃厚的專業興趣和專業意識。繼續舉辦高水平學術講座與學術交流活動,在學院內推動讀書會、學術沙龍等形式的中青年學者與研究生的學術交流活動,推動對學術文獻的研討,創造良好學術氛圍,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努力使我院學生讀研、出國留學的比例從現在的約30%提升到40-50%。通過制定碩士升博士獎勵辦法,提高研究生深造率。

文章來源:廣外;國關國政外交學人微信公衆平臺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