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出使西域歷史影響深遠,什麼促進經濟軍事政治等發展等等。書本上的詞就不多贅述了,說說離我們最近的影響吧!民以食爲天,沒有喫的用什麼談經濟,沒有喫的用什麼談理想,沒有喫的談什麼都沒有用。喫的食物最主要的,如果沒有張騫出使西域我們可能喫不到以下這麼多美食。

沒有張騫出使西域 大家可能喫不到這些美食 你的飯桌可能不完整

·葡萄·

原產地爲黑海和地中海一帶,我國的歐亞種葡萄是在漢武帝建元年間,由出使西域的漢使從大宛帶來的。大宛,古西域國名,在今中亞的塔什干地區,盛產葡萄、苜蓿,以汗血馬著名。

·石榴·

產自石國或安石國,故名安石榴或石榴。石國位於今天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市一帶。安石即安息,國土曾橫跨現在的伊朗至阿富汗一帶。其樹多瘤,故選“榴”字爲其名。在中國古詩文中,石榴也寫作“若榴”。

沒有張騫出使西域 大家可能喫不到這些美食 你的飯桌可能不完整

·核桃·

又名胡桃,西晉張華《博物志》記載:“張騫使西域還,乃得胡桃種。”核桃耐儲存,營養高,被稱爲“長壽果”,其性甘、平、溫補,是製作糕點糖果的重要原料。

·大蒜·

原產於歐洲南部及中亞地區。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將大蒜帶回中國,因古時對西域稱“胡”,故大蒜又名胡蒜。

·香菜·

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及中亞地區,又稱胡荽。《本草綱目》雲:“張騫使西域始得種歸,故名胡荽。”

·黃瓜·

又名胡瓜,原產於喜馬拉雅山南麓,據《本草綱目》載:“張騫使西域得種,故名胡瓜。”東晉時更名“黃瓜”。

沒有張騫出使西域 大家可能喫不到這些美食 你的飯桌可能不完整

·苜蓿·

原產於伊朗高原,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苜蓿開始傳入中國內地。

·茄子·

原產自東南亞和印度,漢代傳入中國,晉代開始普遍種植。最早以茄子爲蔬菜記載見北魏《齊民要術》。

·芝麻·

原稱胡麻,原產非洲,後入印度和中亞,北宋沈括《夢溪筆談》稱由張騫通西域之時帶入內地。

·扁豆·

原產於印度等國,大約在漢晉之間引進中國。

·椰棗·

又名波斯棗、海棗,原產地一般被認爲是北非的沙漠綠洲或是亞洲西南部的波斯灣地區。

·菠蘿蜜·

又名婆那娑,隋唐時從印度傳入中國稱爲“頻那挲”,宋代改稱菠蘿蜜,沿用至今。

·胡椒·

胡椒原產于波斯、阿拉伯印度一帶。唐朝從印度,經波斯通過絲綢之路輸入中國。唐人在製作胡盤肉食時喜歡添加胡椒調味。

·開心果·

學名阿月渾子,原產於伊朗和亞洲西部,唐時由阿拉伯人傳入中國。阿月渾子的果實是波斯和中亞人常見的食品。

沒有張騫出使西域 大家可能喫不到這些美食 你的飯桌可能不完整

·菠菜·

又叫波棱菜、波斯草、赤根菜,美稱“鸚鵡菜”,魯迅筆下叫“紅嘴綠鸚哥”。菠菜原產亞洲西部的波斯。唐朝時傳入中國。《唐會要》裏有明確記載:“太宗時,尼婆羅國獻波棱菜,類紅藍,實如蒺藜,火熟之,能益食味。”

·胡蘿蔔·

它原產於亞洲西南部,後傳入西域,再傳入敦煌及中原。一般認爲是元代從伊朗傳入的,《本草綱目》說:“元時始自胡地來,氣味微似蘿蔔,故名。”實際上中國在宋代已有之,只不過缺少引種的記載,有從海路傳入東南地區的可能性。

·西瓜·

西瓜原產地在非洲熱帶的乾旱沙漠地帶,後沿絲綢之路傳入西域、回紇,引種到中國內地。西瓜傳入中國新疆地區大約是在唐代初年,而傳入中國內地大約是在五代、宋遼時期。

·萵苣·

原產於地中海沿岸,隋唐時引入。

·絲瓜·

又名蠻瓜、菜瓜、天羅絮、布瓜、天絲瓜等,原產印度,唐末傳入中國,明代時已普遍栽種。

沒有張騫出使西域 大家可能喫不到這些美食 你的飯桌可能不完整

·甘藍·

甘藍最初是歐洲植物,通過西域、吐蕃、河西走廊的通道流到唐朝。

當然張騫把中國的冶金技術還有絲綢等推向了世界,其世界歷史影響非常大。我們老百姓今天能喫到這麼多美食也有張騫的功勞啊!

喜歡的點點關注收藏!感謝支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