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湖小学汪连发老师授课的内容是统编教材三年级第24课《火烧云》,这是一篇耳熟能详的文章,汪老师通过俗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和古人云“千山溪沸石,六月火烧云”导入课文,了解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特点的,从哪几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的喜悦和热爱之情。教研室史剑红老师也莅临学校指导工作,她强调,本次比赛人数最多,对象特殊,都是在农村工作25周年以上的中老年老师,评价主要从教材的目标上,结合课堂组织、语言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

来源弋阳县第一小学来稿

转载须注明以上信息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为了展现我县中老年人教师风采,5月8日,弋阳县小学第二共同体举办了全县从教25周年语文优质课比赛,早上7:30,弋阳县从教25周年语文优质课比赛评委会(小学第二教研共同体赛区)在党员活动室召开。

刘玉楼副校长先强调评委工作职责,解读比赛规则、明确组长以及组员职责,本次比赛共22节课,分为四组,活动时间为一整天。接着叶校长强调本次比赛意义重大,希望各位评委秉着认真负责,公正公平客观地去评价每一堂课,工作中要细致严谨,使比赛有序有量地圆满完成。教研室史剑红老师也莅临学校指导工作,她强调,本次比赛人数最多,对象特殊,都是在农村工作25周年以上的中老年老师,评价主要从教材的目标上,结合课堂组织、语言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价。

最后为体现比赛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评委组采取抽签形式确定组号。

八点钟,比赛正式拉开帷幕。第一组第一节课由三县领姚畈小学的姚晓斌老师执教,他授课的内容是四年级《全神贯注。》课堂亲切大方,自始自终紧紧围绕课题“全神贯注”,由名言“人类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应该全神贯注”导入,抓住课文导学提示,理解罗丹“全神贯注”的句子,抓住其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联系实际再次体会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并学法迁移,用上本课所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位你最熟悉的人。整堂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教学效果较显著!

清湖小学芮科显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第十课《杨氏之子》第二课时,通过复习导入,深层对话,体会杨氏之子的“言外之意”,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并再造情境,迁移运用“未闻”,更能品味出文言文之精妙。课堂“妙哉,妙哉”!

清湖小学汪连发老师授课的内容是统编教材三年级第24课《火烧云》,这是一篇耳熟能详的文章,汪老师通过俗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和古人云“千山溪沸石,六月火烧云”导入课文,了解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特点的,从哪几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的喜悦和热爱之情!最后科普火烧云形成的原因,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的兴趣,再次升华课堂!

教研室史剑红老师也深入课堂,观摩比赛现场。我们的评委老师和孩子们也热情高涨!

清湖龙山小学舒义庭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神奇的《肥皂泡》的世界。课堂伊始,通过询问孩子们玩过的游戏,激趣导入,接着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肥皂泡写了哪几件事,抓住关键词“吹、看、想”,体会作者由“玩吹泡泡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舒老师用富于趣味的语言,引导理解、想象,体会玩的乐趣,体会玩中有美。

清湖小学叶任雨老师领着孩子们感受《雷雨》前、中、后的景象,学习方式多样,层层递进,由字到词语,再到短语的说话训练,符合低段语文学习的特点。

中畈小学吴青松老师通过看图猜谜语,揭题:寓言就是小故事揭示大道理。初读课文,学习字词,领读,研读课文,体会寓意,从而明白“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吴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复述课文,并迁移生活,说说类似亡羊补牢的事,才有了人们经常说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比赛结束后,经过各组评委统分决出一、二等奖。刘校长宣读获奖老师名单!

叶校长总结本次活动……

教研室祝结群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他说,本次活动是一个契机,能够促进我县中老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再次提升。

获奖选手合影留念!

通过一天的比赛,22位参赛选手将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展现于课堂,彰显出个人教学课堂,使课堂精彩不断。一堂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课堂更充分地展现了我县从教25周年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也为学校的语文教师创造了很好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切磋与研究,利于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