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7日,多位甲骨文中國員工確認,甲骨文5月7日上午召開全員大會,正式敲定了中國研發中心裁員調整一事。目前中國區研發中心還沒有被裁員的一部分人,其涉及業務包括數據庫產品、中間件產品等,但云計算相關研發人員也在首批裁員名單中。

傳了一個多月後,甲骨文中國研發中心裁員大幕正式開啓。

確認!首批裁員近六成

30歲以上老員工居多

5月7日,多位甲骨文中國員工確認,甲骨文5月7日上午召開全員大會,正式敲定了中國研發中心裁員調整一事。在這兩天會談完北京地區員工後,甲骨文HR接下來將前往南京、大連、深圳等地,面向CDC員工進行一對一面談。

據瞭解,此次主要裁撤的是甲骨文中國區研發中心(CDC)相關人員,首批確認裁員約900餘人,其中超500人來自北京研發中心,而整個CDC共約1600人,意味着首批裁撤人員數額達到近六成。

值得注意的是,CDC目前的確資歷較深的老員工居多,多爲30歲以上人羣

通過查閱發現,2017年度北京市職工年平均工資爲101599元,月平均工資爲8467元。這對待在CDC十餘年的老員工來說,是較大的損失。

實際上,CDC將被整個關閉成爲內部共識,第二批或許將在7月進行。

據瞭解,中國區研發中心的部分業務會被流轉到其他地區,而CDC早在2018年底,就關閉了校園和社會兩條招聘通道,至今未開啓。

在本次全員大會上,甲骨文中國方面表示,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面對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甲骨文需要從戰略角度出發,對現有研發體系和商業模式進行適時的調整,以確保持續爲客戶帶來最大的價值。

“我們此次研發團隊的挑戰是全球性的,涉及美國總部以及所有海外的研發團隊,中國研發中心的調整是全球研發團隊調整的一部分,目的是爲了在全球範圍內優化研發團隊的配置,探索雲技術模式下最好的客戶體驗,也不斷擴展我們的運營業務。”

意外的裁員通知

到手的股票期權全飛了

首批被確認在裁員名單中的CDC職員,被告知需在5月22日之前確認簽字離開,賠償方案爲N+6(N爲入職年限),但具體還有不同。除了將提供補償方案之外,甲骨文還將提供職業規劃服務,幫助相關同事順利完成職業轉換。

據瞭解此次賠償方案中,涉及到的賠償工資設置了上限當員工日常工資超過3倍社會平均工資時,將按照N*(3倍社會平均工資)+6*員工日常工資,這一方案進行賠償。

而關於此前被許諾股票期權的部分,按照公司文件,一般在6月份到期可以到手,但5月底被要求離開——無疑意味着股票承諾成了泡影

(甲骨文同事在安慰被裁員員工)

對於這一賠償方案,有部分員工並不滿意。

突然宣佈的裁員消息完全在意料之外有甲骨文員工透露,儘管此前甲骨文中國研發體系已傳出將調整,但他還沒有留意新的工作機會:“5月31日是最終的離職日期,5月22日是簽字的截止日期。”當前20天左右的求職時間對於他來說有些緊張。

但公司的說法是,若不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簽字,此後賠償額度將減少。

今年3月底,據媒體報道,甲骨文計劃關閉中國區研發中心,涉及約1600人。據瞭解,關閉將分批進行,5月將正式見分曉。這一消息雖尚未在中國區內部“實錘”公告,但種種跡象顯示出可信度較高。

目前中國區研發中心還沒有被裁員的一部分人,其涉及業務包括數據庫產品、中間件產品等,但云計算相關研發人員也在首批裁員名單中。

如今,裁員大幕終於正式開啓了需要指出的是,甲骨文正在推進的裁員計劃並非僅在中國實施。據澎湃新聞消息,一位甲骨文北京辦公室被裁員工表示,自己不屬於中國研發中心,而是屬於運維部門,歸屬印度團隊。他也收到了裁員通知,自己的印度老闆對此並不知情。

據外媒CRN3月26日報道,美國加州監管文件披露,甲骨文將在該州永久裁員352人,裁員將從5月21日開始,包括255名甲骨文紅木城總部員工和97名聖克拉拉辦公室員工。

傳統數據庫業務備受衝擊

過去,企業在搭建IT基礎設施時,有三家公司是繞不開的:IBM、Oracle以及EMC。IBM的代表產品是小型機,Oracle也就是甲骨文的代表產品是數據庫,EMC的代表產品是數據存儲,這三家被合稱爲“IOE”,因此傳統的IT基礎架構也通常被稱爲“IOE架構”,三家公司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其中,甲骨文於1989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成爲第一家進入中國的世界軟件巨頭。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裏,IOE在全球範圍內一直都是各自領域的霸主。近年來,隨着互聯網公司崛起,這種狀況才逐漸被打破。互聯網公司的業務增長已經不再是傳統公司的線性增長模式,而是呈指數級增長,因此傳統的IOE架構不再適應業務的需要。

這迫使以阿里巴巴爲代表的互聯網企業開始嘗試用具有定製化能力的服務器取代IBM。數據庫也不例外,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產生了海量數據,對數據庫提出了全新的需求,如更高的擴展性和可用性。

在這一背景下,雲計算廠商紛紛推出自研的雲原生數據庫,並將這些數據庫與甲骨文語法進行深度兼容,即大型企業可以便捷地將甲骨文數據庫中的數據遷移上雲,這給甲骨文帶來了巨大壓力。例如,亞馬遜AWS於2014年發佈業內首個雲原生數據庫Aurora,阿里雲於2017年9月發佈雲原生數據庫POLARDB。AWS和阿里雲成爲數據庫市場上的兩匹黑馬。在Gartner發佈的2018年數據庫魔力象限中,AWS和阿里雲雙雙入選。

實際上,無論是亞馬遜還是阿里巴巴,原先都是甲骨文的堅定擁護者。據阿里雲方面介紹,之前阿里巴巴是甲骨文在亞洲最大的客戶,後來甲骨文支撐不了“雙11”,纔開始自研雲計算、雲數據庫,隨後纔有了飛天操作系統以及POLARDB。

隨着自研雲原生數據的推出,雲計算廠商正在減少對甲骨文數據庫的依賴,轉而“自食其力”,更多地使用企業內部提供的服務。去年年底,亞馬遜AWS首席執行官安迪•傑西(Andy Jassy)曾表示,到2019年年底,幾乎所有在甲骨文(Oracle)上運行的亞馬遜數據都將在亞馬遜數據庫上運行。

在雲原生數據庫的衝擊下,傳統商業數據庫日漸式微。Gartner預測,到2023年,全球3/4的數據庫都會在雲上運行。對甲骨文來說,不僅當初最大的客戶們流失了,而且其還成爲了甲骨文的最大對手,這讓甲骨文腹背受敵。

艱難的雲轉型

甲骨文並非沒有想過進行雲轉型,但其雲計算業務的進展顯得有些緩慢。

甲骨文今年3月公佈的最新一季財報顯示,儘管業務整體增長不錯,但云服務和授權支持業務營收爲66.62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65.87億美元相比增長僅1%。相比之下,在最新一季財報中,亞馬遜AWS收入同比增長了41%,達到77億美元。

事實上,早在去年6月,摩根大通就表示不看好甲骨文的轉型,將其評級由增持變爲中性,並且發佈了一份利空甲骨文的(CIO首席信息官)調查。

這份針對154位大型公司CIO的調查報告顯示,只有2%的CIO提到甲骨文是大型公司使用雲計算服務時“最不可或缺”的供應商。相較而言,27%的CIO認爲微軟最不可或缺,12%的人認爲亞馬遜AWS最不可或缺。

有分析指出,這表明大多數大型公司CIO已減少購買甲骨文的服務。有業內人士甚至認爲,向雲轉型的過程中甲骨文可有可無。

於是,甲骨文開始了“精兵簡政”的裁員計劃。

(文章來源:21Tech(News-21)、珊瑚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