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BCO大眼靜靜

來源 | 中工網

新疆紡織

提升棉花就地轉化率,新疆棉用量超過90%

驅車行駛在新疆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標準化廠房,這個昔日荒涼的戈壁灘,已成爲規模龐大、基礎設施齊備的紡織新城。

新疆棉是國內優質棉的代表。伴隨着“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新疆紡織服裝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一些紡織服裝企業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實現精細化管理,使產品質量不斷提升。目前,新疆棉紡產業的科技水平、裝備水平都處在國內前列,服裝服飾家紡針織行業發展已初具規模,粘膠纖維、高檔棉紗、服裝、地毯等產品不斷出口到中亞和歐洲國家。

剛剛過去的4月,新疆棉花種植開始,新疆阿克蘇地區750萬畝棉花全面開播。據瞭解,今年阿克蘇地區優化棉花區域佈局和品種結構,實現機採棉種植面積200萬畝。與此同時,各地的紡織服裝企業也紛紛投入到緊張繁忙的生產中,搶抓訂單,釋放產能。

發展紡織服裝產業,新疆具有資源產區的優勢。目前,新疆已建棉紡企業的原料大部分爲新疆棉、小部分爲粘膠,產品以環錠紡、轉杯紡爲主,多爲訂單化生產。棉紡企業在生產加工中,新疆棉花用量超過90%,棉花就地轉化率的提升最終轉化爲產業優勢。

例如,新疆喀什地區依託豐富的棉花資源和地緣優勢,吸引了國內紡織服裝企業在喀什投資興業。目前喀什地區共有紡織服裝企業460餘家,生產品種涵蓋棉紡紗、家用紡織、服裝、產業用紡織品等13大類180多個品種,年產超過7億件服裝,產值超過63億元人民幣。

“國外的訂單很多,產品90%出口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包括男女式職業便裝、套裝等。”新疆一家服飾企業的負責人說。

在產品出口上,借力“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新疆與周邊一些國家在紡織服裝產業領域的互補性強,產業商貿合作具有廣闊空間,不少企業紛紛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產業合作。

從事粘膠纖維生產的福建三錦科技(集團)去年3月在新疆呼圖壁縣的新疆緣祺紡織產業孵化園成立分公司。企業負責人表示,這裏的投資環境有優勢,計劃加大投資力度,力爭打造新疆高端產品,銷往歐美市場。

作爲中國紡織服裝龍頭企業的山東如意控股集團,近年來同樣加大了在新疆的佈局力度,建設的生產基地已陸續投入使用。

今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信廳將積極推進紡織行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重點支持織布以及服裝、家紡、針織等產業項目建設,鼓勵企業產品出口。同時,鼓勵採用國內外先進的技術裝備和智能化生產線,提升全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創新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南疆是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重點地區,去年8月,阿克蘇綠尚紡織小鎮和中國紡織小商品中心建設啓動,阿克蘇華孚100萬錠色紡工業園暨10萬噸染色工業園的開園,開始吸納企業入駐,阿克蘇地區逐步形成了從棉花產業鏈、染色、色紡到紡織小商品中心的服務體系。

阿克蘇華孚色紡工業園佔地2150畝,是全球最大的色紡單體工廠,園區將建設全球領先的時尚設計、研發和檢測中心,其中阿克蘇華孚染色工業園全部建成後,將形成年產10萬噸棉花、紗線和麪料染色的能力。未來,在阿克蘇的紡織工業板塊中,染色工業園將成爲連接紡織行業上下游企業的樞紐。

根據《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3年)》,到2023年,新疆達到棉紡產能2000萬錠規模,織機超過5萬臺,針織面料25萬噸,服裝服飾達到8億件(套),全產業鏈就業容量達到100萬人,其中南疆勞動力在全疆全行業的就業人數達到65萬人以上。新疆棉紡行業裝備和技術水平居國內前列,紡織化纖與石化產業協同發展基本形成,實現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百萬人就業目標。

本文所有權歸中國棉花信息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轉載使用上述作品。特別提示已是本網會員單位,如您要對外發布我們的基礎數據及信息內容,同樣要取得授權方可使用。已經獲得授權使用本文內容的合作方,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棉花展望或中國棉花信息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我們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獲取授權、商務合作請聯繫小編:18618441314(同微信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