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一小學生放學回家,從溝邊拾得一發光東西,後被鑑定爲國寶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荊山(今湖北南漳縣)中發現一塊玉璞。卞和將此璞獻給楚厲王。然而宮內缺乏才識的玉工難辨至寶,將其斷爲劣石,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足。後厲王去世,武王即位,卞和又將璞玉獻上,玉工仍然認爲是石頭,卞和再次慘遭刖足之刑。後楚文王即位,卞和懷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此事驚動了楚王,楚王命人剖開玉璞,竟得一塊無瑕的美玉。爲了獎勵卞和的忠貞志誠,美玉被命名爲“和氏璧”。

上世紀一小學生放學回家,從溝邊拾得一發光東西,後被鑑定爲國寶

400年後,趙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秦昭王聞知,願以秦國15座城池換取玉璧。趙王畏懼秦國的淫威,派藺相如攜璧出使秦國。機智非常的藺相如不辱使命,設計取回玉璧,送回趙國,這就是著名的典故“完璧歸趙”。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後來王朝歷代更迭,戰亂不已,傳國玉璽被毀於戰火之中,下落不明。其實,不僅是這枚傳說中著名的“傳國玉璽”,就是後世王朝皇帝及其後妃的玉璽今天都很難尋覓。

上世紀一小學生放學回家,從溝邊拾得一發光東西,後被鑑定爲國寶

1968年9月的一天傍晚,咸陽市區東北30多公里韓家灣公社韓家灣小學的14歲學生孔忠良放學回家,沿着渭惠渠邊的路走到狼家溝,無意中看見渠南邊的土坎上有個東西在夕陽斜照下閃閃發光。他很快便把這東西刨了出來,擦去上面的泥土,原來是一塊光亮的玉石,玉石的上部趴着一個動物,下面四四方方的,好像刻着字,孔忠良於是把它帶回了家。他的父親孔祥發認出這是枚印章,想到印章出土之地在劉邦陵園之內,意識到這顆印章可能是文物。

上世紀一小學生放學回家,從溝邊拾得一發光東西,後被鑑定爲國寶

第二天他來到西安陝西省博物館。經博物館鑑定,此印章乃玉璽,質地爲新疆和田的羊脂玉,溫潤潔白,高2釐米,邊長2.8釐米,重33克。玉璽上方凸雕了一隻螭虎形象做鈕,四面刻有云紋,底面篆書“皇后之璽”四個字,結構方整,書體流暢。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確立了璽印製度,規定帝后印章稱“璽”,其餘均稱“印”。據《漢官舊儀》記載:“皇帝六璽,皆白玉螭虎鈕。”還記載:“皇后之璽,文與帝同。皇后之璽,金螭虎鈕。”螭虎是一種神話動物,像龍有耳無角,用螭虎做鈕表示君臨天下、威服臣官的絕對權威。從這件“皇后之璽”的質地、鈕式和文字來看,與記載基本相符,應該是屬於西漢的物品。又因它的出土地點的印章。“皇后之璽”是迄今發現唯一的漢代皇后玉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現珍藏在陝西曆史博物館。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