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後期如何管理才能達到最大程度增產,祕籍奉上!

目前距離小麥收穫還有25天左右的時間,時間雖短,但卻是小麥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後期管理的目的是保持根系活力,防止葉片早衰和青枯,保持光合器官的完整,促進有機物質的合成與積累,最大限度地將營養器官中儲存的有機物質轉運到籽粒中去,達到籽粒飽滿,提高粒重。因而後期管理主攻方向應是:防病治蟲,保根護葉,促進灌漿,增加粒重。

早澆灌漿水

俗話說:“灌漿有墒,籽飽穗方”,充足的水分能夠保證小麥生理用水,利於貯存在莖葉中營養物質向籽粒運轉。同時還可改善田間小氣候,降低高溫對小麥灌漿的不利影響,減少乾熱風危害。

出現旱情麥田,小麥揚花後一週左右應及時澆灌漿水,宜選擇晴天無風時進行。小麥成熟前15天要停止澆水,不宜澆麥黃水;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做到無風快澆,有風停澆,溫度過高的天氣狀況下不宜澆水;澆水不宜過大,小水輕澆,保護深層根系不早衰。

及時防治病蟲害

後期主要有鏽病、白粉病、赤黴病、葉枯病根腐病等病害,有黏蟲、蚜蟲、吸漿蟲等爲害,因此後期仍不能放鬆麥田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殺蟲劑有吡蟲啉、啶蟲脒、吡蚜酮、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抗蚜威等;殺菌劑有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己唑醇、丙環唑、苯醚甲環唑、咪鮮胺、氟環唑等;生長調節劑有蕓薹素內酯、氨基寡糖素等。

葉面噴肥防早衰

小麥生長後期,仍需要保持一定的營養水平,以延長葉片的功能期和根系活動,促進物質的合成與運轉,防乾熱風、防高溫、防早衰,提高粒重。揚花後10天左右畝用磷酸二氫鉀200克,加以蕓薹素內酯,結合病蟲防治進行葉面噴施,實現一噴多效的目的。

注意事項

1、 低肥力或長勢一般麥田要有針對性的選用大量元素、含氨基酸、含腐殖酸、有機水溶肥料,強化營養平衡,增強光合作用,防止早衰,增加粒重。

2、 中高肥力、羣體偏大麥田及偏晚熟品種麥田,以噴施磷酸二氫鉀爲主,畝總用量不低於200克,同時混配蕓薹素內酯,降低乾熱風危害,促進早熟,提高粒重。不宜使用含大量氮素的水溶肥,以免造成貪青晚熟。

3、 噴施濃度要適當。不管殺菌劑、殺蟲劑、葉面肥或是生長調節劑,都不宜超過推薦用量,否則容易造成葉片乾枯死亡。

4、 合理混配。嚴禁將酸性與鹼性藥肥混用,嚴禁將混配後會減小或喪失藥肥效果、產生毒害等的藥肥混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