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學者質疑美對華加徵關稅

【特別關注·中美經貿摩擦】

5月10日美國政府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稅率從10%上調至25%。對此,美國多家主流媒體和智庫學者表示擔憂。

《紐約時報》指出,特朗普總統曾表示,加徵的關稅對美國的產品成本影響甚微,且大部分都由中國承擔,這一觀點引發大多數經濟學家的反駁。近幾個月的多項研究顯示,關稅正以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的形式被轉嫁到美國消費者頭上,從而抵消了特朗普的減稅激勵效果,令商業投資降溫。美國新銳媒體《阿克西奧斯》網站報道稱,特朗普總統反覆宣稱關稅將導致中國向美國財政支付數十億美元,這是不對的。因爲關稅是由進口那些受到影響的中國商品的美國進口商來支付,而非中國政府或者中國企業,所導致的結果就是消費者支出的增加、進口商利潤的減少。《華盛頓郵報》報道指出,特朗普總統堅持認爲其加徵關稅會對美國經濟帶來繁榮的說法是缺乏根據的。美國媒體《今日美國》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加徵的關稅將打擊到在美國消費者中流行的中國商品,從玩具到服裝,而這些商品都會漲價。

美國前駐華記者、電子媒體《外國人看中國》的創辦人比爾·畢曉普評論稱,特朗普總統面對的挑戰是,加徵關稅將傷害美國消費者和他的一些基礎選民。美國加徵關稅則中國將會實施報復關稅,“而中國當前對於其經濟狀況感到更爲自信”。

長期研究中國貿易和供應鏈的美國雪城大學經濟學教授瑪麗·洛夫利在接受美國彭博社採訪時指出,加徵關稅將極大打擊到美國工薪階層的錢包。它傷害低收入羣體,因爲他們將收入的更大部分用於服裝等(生活必需品)。美國康明斯公司首席執行官蘭博文日前在接受彭博社電視採訪時表示,“我希望經貿磋商能夠持續下去,這真的很重要。它關係到美國很多工作崗位。美國很多農民的生計依賴於美國與世界上另外一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關係。”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美國認爲自己對中國有優勢,但美國經濟的原材料、產品和銷售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中國市場。美向中國施壓的結果只會是適得其反。知名中國經濟問題專家、美國企業研究所的史劍道說,“中國一直是一個主要的農業夥伴,假如失去了這個夥伴,美國不容易找到替代者。對美國農業來說,失去中國市場是真正的打擊。”

集中研究亞洲經濟的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的分析師賴利·沃爾特斯日前撰文指出,考慮到美國大約有18%的進口商品和服務來自中國,加徵關稅引發美國消費者的擔憂。沃爾特斯進一步指出,人們不應該忽視兩件事情,一是去年幾項研究表明,美國政府已經對華加徵的關稅並沒有如特朗普政府所認爲的那樣傷害到中國的生產商,反而是由美國的進口商支付了加徵在中國商品上的關稅成本。二是自從去年特朗普政府發動對華“貿易戰”以來,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不降反升,每個季度的平均逆差額從“貿易戰”前的大約850億美元上升到大約1000億美元。這說明加徵關稅無助於解決兩國的貿易逆差。

(本報華盛頓5月10日電 本報駐華盛頓記者 湯先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