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患者三度輕生 醫護十樓護欄外拉回:我們不怕受傷

爲了生命,我們絕不放手!

傷痕累累的手臂

“放手,不用管我,反正我命苦……”近日,廣醫二院一位年輕女患者因家庭瑣事與債務糾紛一時想不開產生輕生念頭。當天一早,家人來接其出院,但情緒極不穩定的她三次獨自爬到10樓洗手間護欄外,幸虧醫護人員發現及時纔沒釀成悲劇。

幾雙手把女患者牢牢拉住。

“當時她只要身子稍稍一傾斜,就可能掉下去。”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當班護士傅曉芬還是“心驚驚”――當時那名女患者的身體已懸在窗外,及時趕到的幾位醫護人員緊緊拽住患者的手腕不放開,他們自己的手臂被不鏽鋼護欄勒得傷痕累累,忍着痛和保安及家屬費了很大勁,終於把患者從窗外救了回來。

仁心仁術,大醫精誠。很多醫護人員日常的醫療護理工作雖然已經很累、很辛苦,但除了救死扶傷的“分內事”,他們經常從各方面給患者以支持和關愛。在治療中給患者“順手幫個忙”,類似的例子並不少見。

命懸一線 出院當天三度輕生 最險一次身懸窗外

“那天早上實在好險!”昨天,廣醫二院婦產科護長王虹向記者講述近日該科醫護人員和醫院保安三次齊心合力將一名年輕的女患者從住院部10樓病房的窗外徒手救回的經過――

當天早上6時許,廣醫二院婦產科住院病房,當班護士傅曉芬正在值班巡視,突然,有位患者過來告訴她,同房的一位病友上廁所時間不短了,一直在裏面沒出來。怕有意外,傅曉芬趕緊去開洗手間的門。一打開,眼前的一幕讓人嚇了一跳――本來病情已經好轉、當天就可出院的一名盆腔炎女患者已爬到了洗手間的護欄外。傅曉芬來不及多想,和在場的護工陳濟英、清潔員王元容一個箭步衝到女患者面前,緊緊抱住她,耐心相勸。經過十多分鐘的勸說,女患者在衆人的攙扶下回到病牀上。傅曉芬安排兩名保安師傅在她牀邊守候,護士們也對她加強了巡視。

6時45分左右,女患者又以去洗手間爲藉口,趁着保安等人不注意再次跑進洗手間反鎖了門。保安立即大聲呼叫,傅曉芬聽到叫喊聲趕緊過去再次打開洗手間的門,那名女患者已經翻過起碼有1.5米高的護欄站到了窗外,只有右手還搭在窗戶的不鏽鋼護欄上,情緒非常不穩定。大家再次上前抱住她往回拉,但她一直用手死死頂住窗臺反抗,傅曉芬及陳濟英不顧患者劇烈反抗,咬緊牙再次緊緊抱住她,最終在保安和家屬的幫助下,再次將她從窗外給拉了回來。

上午10時許,女患者情緒終於穩定,家屬也爲她辦好出院手續,她的母親和孩子守在她身邊,想給她換身衣服,準備回家。孩子在一旁拉着她的手,她也似乎逐漸平靜下來了。

沒想到接近正午12時,正當女患者的母親轉身想找衣服給她換時,她突然推開孩子,再次衝到護欄邊上往外翻!孩子驚叫起來,護士付金枝、洪金妹、護長王虹、護工陳濟英等人聽到叫聲馬上衝過去,又一次緊緊地拽住女患者的手腕不讓她往下掉,隨後保安和醫生陳沛明等多名人員過來一起施救。

當時女患者的身體已經懸在窗外,假如遲來一會兒或是稍有不慎,她就會從10樓墜落,後果不堪設想!幾位醫護人員在護欄的另一側從不同的角度伸出手去,緊緊地拽住女患者的手腕。他們的手臂被不鏽鋼護欄劃出一道道傷痕,但一直忍痛不放鬆,醫護、保安及家屬一起費了很大的勁把她從窗外一點點拉上來,直到安全回到病房內。

醫者仁心 一個生命拽在手上 拉不住就可能走了

“回想起來真的很驚險!把她拉回來後我們幾個人都哭了,因爲一個生命拽在你手上,稍有不慎,拉不住她可能就這麼走了。”昨天,護長王虹憶起當時那一幕依然心有餘悸。

事後,面對被不鏽鋼護欄劃得傷痕累累的雙臂,幾位醫護人員只是笑笑,她們說:“病人沒事就好,我們受點傷怕什麼。我們什麼都沒想,在那一刻唯一重要的就是病人健康地活着。醫者仁心,我們心裏只希望我們每一個病人都好好地出院。”

王虹告訴記者,在該名女患者住院期間,該院醫護人員也建議患者的家屬去找心理醫生會診,其家裏人當時也打算出了院後再帶她去治療。

當天,經過醫護人員的心理疏導,女患者的情緒穩定了些。醫護人員還給家屬一些就醫指引,在把他們送上的士之前又再三叮囑,一定要特別關注女患者的情緒,儘快帶她接受心理治療,希望在多方的努力下,最終能讓患者打消輕生念頭,使其身心都能得以康復。

鏈接

除了救死扶傷“分內事” 他們也常“順手”幫個忙

很多醫護人員日常的醫療護理工作雖然已經很累、很辛苦,但除了救死扶傷的“分內事”,他們經常從各方面給患者以支持和關愛,在治療的過程中“順手”幫個忙是很常見的事,幫完忙也沒放心上,等到有患者和家屬上門致謝,別人才知道他們又不聲不響地“做了好事”。在廣醫二院的醫護人員中,類似的例子還真不少。

“(他)用自己的獻血來換取病人的健康恢復,我真的不能用言語來表達我的感激。” 這是廣醫二院辦公室收到的一位馬女士寫來的感謝信。原來,她的丈夫陳先生今年年初在廣醫二院接受了腎移植手術。由於移植術前重度腎性貧血和術後藥物的骨髓抑制作用,陳先生的血色素只有4,貧血程度嚴重,身體虛弱,術後必須馬上輸血治療。

當時還有互助獻血,但陳先生家裏人因故無法獻血,一家人正發愁不知道該怎麼辦。

“如果找不到獻血者,那我來吧!”關鍵時刻,陳先生的主管醫生、廣醫二院器官移植科熊韞�t博士拿起互助獻血單,二話沒說便跟馬女士打車去了血站。

到了血站,護士詢問熊醫生是否喫了午餐,忙碌了半天的熊醫生當時根本沒來得及喫飯。爲了讓血站的護士放心,熊醫生匆忙買了麪包和牛奶匆匆喫完,很快便獻完了400ml血。他把獻血回執單交到了馬女士手中,叮囑道:“你收好這份回執,我去叫車把你送回醫院,下車後你趕緊送到輸血科,他們會盡快安排的。”

由於輸血及時,陳先生終於轉危爲安。他和家人十分感動,多次問熊醫生“我們怎麼才能報答你?”

看到陳先生病情有了好轉,熊醫生鼓勵他:“你的康復,就是對我最好的回報。”(文、圖/記者翁淑賢 實習生許鈺敏 通訊員許詠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