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頭再看易中天給師兄所寫的輓聯,問天意何時重斯文。時間很快給出了答案,知識分子用了另一種方式,完成了他們對財富的逆襲,至於易中天本人,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五四剛過去沒多久,魯迅先生就喜提了熱搜。

因爲大批網友集體出動,訪問“魯迅說過的話”,導致上線魯迅博物館的檢索系統崩潰了。

作爲百年來最有名氣的知識分子,魯迅再一次展現了自身的魅力,”魯迅說過的話“人氣一直居高不下,然而在漫天亂飛的魯迅語錄和傳聞裏,還發現了一個廣爲人知的小祕密:

魯迅真的很有錢。

魯迅有錢,並不是因爲名氣大,像現在的網紅,開個直播就可以收穫好多打賞。名氣就可以轉化爲財富。

魯迅有錢,主要是因爲工資高,魯迅每個月的工資大約有300塊大洋,當時北京的四口之家維持一個月的生活開支需要11塊大洋,人均月收入不超過15塊大洋。

魯迅的薪水,是普通家庭的20~30倍。

1919年,魯迅花了3500大洋,全款買了第一套房,位置在北京西單附近的一套四合院,放到現在,估值得有2個億。

同樣,和魯迅同時期的人物胡適,在北大教書,月薪比魯迅還高,其它北大教授的薪水毫不遜色。

單從這一點能看出,那時候的知識分子,收入是非常高的,和現在的大型企業高管相比也毫不遜色。

到了今天,知識分子的地位,可以說是發生了斷崖式下跌。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寧學理,不學文

文科的地位在急劇下降。

在中國,文科是受歧視的,還流傳着這樣的一種理論,叫做文科無用論,這是相比於理工科而言。在高校裏,文科不但不受重視,經費預算少的可憐,導致多年來研究文史的學者有種“無米之炊”的困境。

歧視從高中就開始了,在專業選擇中,文科也成爲了弱勢的存在,因爲文科專業不但難就業,而且工資還低。所以在學生羣體中流傳這樣一句話:寧可學理,不要學文。

文科弱勢的現象一直存在,到現在仍舊沒有好轉的跡象。

在百家講壇走紅的易中天,曾講過這樣一個辛酸的事實:

易中天的師兄在上課的時候,突然倒在講臺上,以身殉職。易中天去辦喪事的時候,發現家裏家徒四壁,除了一架子書什麼都沒有。師兄的遺孀能夠招待大家坐的,只有那種幾尺長的小板凳,清貧到了極點。

也有了這副輓聯:

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嘆人間從此惜年少;身躋九流,家徒四壁,問天意何時重斯文。

易中天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誰規定知識分子就該貧窮,先富起來的是挖煤的挖油的,這是什麼道理啊。如果一個社會讀書的人,創造知識和文化的人都是窮兮兮的,這社會是合理的社會嗎?

學而優則商

百無一用是書生。

知識分子也並非完全貧窮,在近年來興起的知識付費浪潮中,他們也挖到了豐厚的一桶金。

所以造成了這樣的一個現象,真正用心讀書搞文化的人,往往都很窮,賺錢的都是知識商人。

古代有句話,叫做”學而優則仕“,原本出自論語,意思是學習有閒暇的話,就去做官,推行仁義。這句話逐漸被演化,無數學子想通過考取功名的方式實現階級的逆襲,朝爲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簡單粗暴的說,讀書的目的,就是爲了做官,在仕途上大放光彩。

而到今天,這句話可能不太適用了,今天從名校走出來的學生,第一想到的可能是找份薪水高的行業。所以金融業,IT業成爲大多數學生心儀的選擇。甚至這還不夠,更有野心的學生,希望通過創業走上人生巔峯,達到財務自由。

所以能看到,登上福布斯精英榜的年輕人,多數爲有所成就的創業者,然後纔是各行業出色的人才。

學而優則商,纔是現今社會的趨勢。

同樣,中國最頂級的作家,拿了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諾貝爾獎金800萬瑞典克朗,勉強可以在北京買一套房子,而頻頻登上作家富豪榜的是網文大神和以郭敬明爲代表的流行作家。

傳統作家和純文學沒落的時候,一批新芽又長了出來。

小時代系列電影票房高達20億,從央視走出來的羅振宇,屢獲投資人的青睞,把知識做成了一門估值幾十億的生意。此外還有賺的盆滿的財經作家吳曉波,央視的另一位主持人樊登,讀書人最賺錢的時代來臨了。

何時重斯文

知識商人的背後,是資本狂歡的盛宴。

回頭再看易中天給師兄所寫的輓聯,問天意何時重斯文?

時間很快給出了答案,知識分子用了另一種方式,完成了他們對財富的逆襲,至於易中天本人,也是其中的受益者。

央視之後,正是易中天衣錦歸來之時。易中天出了十數卷書,不乏有暢銷之作,作家富豪榜和福布斯精英榜都可以他的身影。無論是商場上還是娛樂場,知識分子都可以找到一席之地。

知識分子正在登上戲臺,在網紅色彩的另一頁,看到的是豐富多彩的一章。

高曉松的脫口秀,馬東的奇葩說,“香港文化人”梁文道,竇文濤的圓桌派。

就連papi醬,在美貌下面,更多的是依託高學歷和文化底蘊。

這真是一個百花綻放的時代。

儘管讀書正在變得越來越功利化,但這仍然是值得慶幸的一件事情。每當望着明星的天價片酬望洋興嘆的時候,這其實正是市場化的自然結果。

上天不會眷顧任何人,但是天道永遠酬勤。

在知識分子完成逆襲後,下一波,恐怕該輪到兢兢業業的科研工作者了。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