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儘管這樣,但鹿有忠就是不死心,他覺得泡椒雞爪大有可爲,於是他找到了西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李洪軍,一起合作研發泡椒鳳爪的保鮮技術。後來鹿有忠賭對了,隨着泡椒雞爪的供不應求,有友食品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近幾年在中國富豪榜上,前幾名的大富豪都基本是清一色的房地產或者互聯網這兩個行業。比如恒大的許家印,曾經靠地產一天賺10億的速度,半年就身家暴漲2000億,成爲了當年的中國首富。另外小馬哥和馬雲也曾短時間內憑藉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問鼎中國首富的位置。

但是也並非其他行業不賺錢,只要把一個產品做到極致,同樣也能取得傲人的成績。比如陶華碧的老乾媽,如今老乾媽的辣椒醬不僅在中國享譽全國,就連在國外也是非常的出名的,老乾媽一年能賣出6億瓶,可以說是已經風靡全球各地了。因此陶華碧也賺到了超75億的身家。所以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其實除了老乾媽,還有一家賣雞爪的企業也是如此。對於雞爪,很多人都會覺得沒有房地產或者互聯網那麼高大上,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雞爪在市場上也是數不勝數的。對於喫貨來說,雞爪最好搭配就是泡椒。

然而卻很多人不知道泡椒雞爪背後的故事。說起泡椒雞爪就不得不提及有友雞爪了,其實也叫做有友鳳爪。作爲有友食品的創始人鹿有忠,他背後也有一段傳奇的故事。在上世紀80年代創業潮的號召下,當時很多公職人員紛紛下海創業,其中不乏聯想的柳傳志,娃哈哈的宗慶後等人。

而鹿有忠早年也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在這個時候鹿有忠也跟隨大隊伍辭去了公職,正式下海經商。其實這個時候鹿有忠也已經將近40歲了,不過他卻選擇最辛苦的餐飲的做起,但是起初都是小打小鬧只能養家餬口賺不了大錢。直到九十年代,鹿有忠受到妻子趙英的啓發,開始在泡椒上做文章。

鹿有忠是重慶人,而泡椒是重慶地區非常普遍的調味品,但是卻從來沒有人試過用泡椒來做菜。這時趙英就跟鹿有忠提出了這個大膽的想法,鹿有忠也覺得大有文章可做,但是由於沒有前車之鑑,鹿有忠只能自己擼起袖子來做,他試着往雞鴨魚肉裏大把放泡菜、泡椒,沒想到出品後居然別有一番風味,家人連聲叫絕。

就這樣,鹿有忠在他的飯店賣起了自己做的泡椒特色菜,泡椒回鍋肉、泡椒魚、泡椒兔等等,很快就顧客盈門,他的餐館生意也逐漸興旺了起來。鹿有忠憑藉泡椒特色菜在重慶和成都先後開了四家酒樓,積累了500多萬,這在當時可謂是天文數字。

不過鹿有忠深知做餐飲生意非常辛苦,幾乎沒日沒夜賺錢並不容易,因此鹿有忠也開始尋找新的商機。一次無意間,鹿有忠將賣剩下的雞爪放入了泡椒中醃製,幾天後取出品嚐,發現雞爪的味道清脆爽口,於是,鹿有忠就決定要把泡椒雞爪做成一種快消食品。

就在1997年,鹿有忠開始轉型創辦了有友食品有限公司。爲了儘快打開市場,鹿有忠第一單就要生產700件泡鳳爪。但是由於缺乏包裝、保鮮技術的支撐,700件鳳爪在產出的第二天,包裝就袋脹起來,裏面的泡鳳爪全部壞掉,一下子就損失了27萬。

儘管這樣,但鹿有忠就是不死心,他覺得泡椒雞爪大有可爲,於是他找到了西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李洪軍,一起合作研發泡椒鳳爪的保鮮技術。然而這個實驗室一研發就是一年兩年,爲了有更多的精力搞研發,鹿有忠關掉了在成都的門店,只留下重慶的門店。這讓一些跟着鹿有忠創業的元老相當不滿,便離開了。

由於鹿有忠無心經營剩下的門店,導致生意一天不如一天,鹿有忠乾脆把最後的三家酒樓通通低價轉讓。這樣一來,他不僅把500萬給耗完了,還欠下100餘萬債務。儘管這樣鹿有忠依然要死磕到底:“我創業時只給本人定了一條底線,那就是不跳樓就行。”不得不說鹿有忠性格相當執着。

當然也正是因爲鹿有忠這股韌性,最終讓泡椒雞爪成功走向了市場。隨着公司經營業績的穩步發展,很多人建議鹿有忠多做幾個口味或者產品,但是鹿有忠始終希望泡腳雞爪能像可口可樂一樣,一個味道就能打遍全球。

後來鹿有忠賭對了,隨着泡椒雞爪的供不應求,有友食品的名聲也越來越大。隨後很多開始模仿有友製造泡椒雞爪,目前單單是生產泡椒雞爪等休閒食品的企業就有600多家,但有友以年營收8個億的成績遙遙領先。

有友有這樣的成績,必須感謝一大票喫貨團隊,如今泡椒雞爪、辣條、可樂等都被養生人士成爲垃圾食品。在上個月,有友食品終於被喫到上市了,鹿有忠帶領有友食品成功登陸A股市場,成爲“雞爪第一股”。隨着公司上市,創始人鹿有忠的財富也更上一層樓,目前其個人身家高達44億元。中年公務員棄公職創業,卻輸了600萬,後靠賣垃圾食品賺回44億,不得不說鹿有忠也是一個狠角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