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國民銀行年報來看,2018年計提的減值減少是淨利潤大幅增加的原因。齊魯銀行在年報中指出,2018年該行資產減值損失達17.7億元,較2017年增加了4.57億元,主要原因是加大了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增強風險抵禦能力,撥備計提增加。

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的9家銀行均已披露2018年年報,包括齊魯銀行1家城商行,如皋銀行、匯通銀行、喀什銀行、邢農銀行4家農商行,瓊中農信1家農信社,以及客家銀行、鹿城銀行、國民銀行3家村鎮銀行。

從交出的成績單來看,銀行之間的業績差異較大,營收、淨利潤實現雙增長的有齊魯銀行、瓊中農信、鹿城銀行、匯通銀行、如皋銀行,而客家銀行和喀什銀行2018年營收、淨利潤均同比下滑,其中喀什銀行淨利潤降幅達到45.18%。

《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年報數據發現,“資產減值損失”一項成爲左右這些銀行利潤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體量最大的齊魯銀行2018年淨利增速明顯放緩,該行2018年加大了不良資產處置力度,資產減值損失較2017年增加了4.57億元;國民銀行2018年淨利大幅增長,貸款覈銷則較上年減少,計提的減值同比下降35.03%。

1

齊魯銀行:淨利增速放緩

作爲新三板唯一一家城商行,齊魯銀行毫無疑問是其中體量最大的。

3月29日,齊魯銀行公開披露其2018年年報。年報顯示,截至 2018 年末,該行總資產規模達到2657.37億元,增長12.46%。各項存款總量穩居山東省城商行首位,增量在山東省內城商行和濟南地區金融機構中均排名第一。

經營業績方面,齊魯銀行2018年實現營業收入64.02億元,同比增長18%;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52億元,同比增長6.83%。不過,相較於2017年的表現,該行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增速明顯放緩,2017年增速爲22.71%。

從利潤構成表來看,2018年齊魯銀行的營業成本較2017年增加7.86億元,增幅達25.66%,對淨利潤影響較大。而2017年營業成本這一項相較2016年下降了1.37億元。與此同時,2016年至2018年,該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也一直處於下降趨勢,2018年較2017年下降1.07億元,降幅達22.7%。

此外,資產減值損失增加也一定程度上拖累淨利潤。齊魯銀行在年報中指出,2018年該行資產減值損失達17.7億元,較2017年增加了4.57億元,主要原因是加大了不良資產處置力度,增強風險抵禦能力,撥備計提增加。而2016年、2017年資產減值損失這一項分別爲14.7億元、13.1億元。

去年11月,齊魯銀行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山東監管局(下稱“山東證監局”)報送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輔導備案材料,接受中信建投證券的輔導。同時,爲了轉板A股事宜,齊魯銀行已暫停股票轉讓。

記者注意到,近期齊魯銀行已將股票恢復轉讓日期數次延後。最新公告顯示,A股IPO仍在籌劃中,由於該事項涉及向相關部門進行政策諮詢,相關進展存在不確定性,該行預計股票恢復轉讓日期將不晚於2019年8月2日。

截至4月30日,山東轄區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公司輔導進展情況表顯示,齊魯銀行處於“正在輔導”的狀態中。5月7日,山東證監局網站也披露了中信建投證券關於齊魯銀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主板上市的輔導驗收總結報告,期間齊魯銀行對於輔導機構提出的問題也進行了整改。

2

國民銀行:營收降利潤增

另有一家營收降、淨利潤卻猛增的銀行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家銀行就是國民銀行。

2018年,國民銀行在營業收入同比減少7.49%至1.08億元的情況下,歸屬於掛牌股東的淨利潤卻同比增長高達343.75%。事實上,該行2016年就已出現這種營業收入負增長、歸屬於股東淨利潤正增長的情況,而在隨後的兩年間,二者增速的差距越拉越大。

據悉,該行98%以上的收入來自利息淨收入,即通過吸收存款、發放貸款來獲取利差收入,進而實現盈利。不過,在其利潤構成中,2018年的利息淨收入爲1.06億元,較上年降幅達7.64%。

其他項上,2018年該行資產減值損失較上年降幅明顯,爲35.03%,而2017年這一項爲5555.12萬元,2018年相比之下減少了1945.69萬元,爲淨利潤騰出了空間。同時,營業成本也縮減了2263.45萬元,較上年降低20.78%。

國民銀行在年報中表示,2018年資產減值損失減少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貸款覈銷3773.26萬元,比2017年減少1673.95萬元。

近兩年來,國民銀行的經營業績並不穩定。年報顯示,2017年,該行實現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2.93萬元,相比2016年的3723.28萬元下滑94.28%。在利潤構成中,資產減值損失一項大幅增長,同比增加363.62%,主要由於當年貸款覈銷比較多。

一位券商分析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國民銀行年報來看,2018年計提的減值減少是淨利潤大幅增加的原因。“按照他們官方的說法,2017年經營區域內出現信用風險集中爆發的情況。所以2018年業績大增只是2017年基數低疊加2018年信貸質量轉好所致,並不一定具備可持續性。”該人士進一步分析稱。

國民銀行2017年年報顯示,該行2017年的淨利潤爲212.93萬元,同比減少94.28%。同時,國民銀行2017年的資產減值損失同比大幅增加363.62%,不良率從2016年末的1.28%攀升到了2.01%。

3

關鍵因素:覈銷不良影響業績

實際上,不止前面提到的齊魯銀行、國民銀行,多家新三板掛牌銀行的業績受累於不良貸款增加計提損失、覈銷不良等。

根據記者整理的年報數據,9家新三板掛牌銀行中,2018年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上升的包括齊魯銀行、匯通銀行、國民銀行、邢農銀行,分別上升0.1個百分點、0.03個百分點、0.79個百分點、0.33個百分點。

2018年掛牌新三板的邢農銀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29%,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則同比減少16.38%。分析利潤構成可以發現,其2018年資產減值損失和營業成本增加較多。

邢農銀行在年報中表示,資產減值損失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原因是由於不良貸款增加,本着謹慎性原則計提減值損失,導致資產減值大幅增加,同時營業成本增加。

喀什銀行也提及,2018年淨利潤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當期覈銷不良貸款,補提貸款損失準備撥備造成。2018年,喀什銀行資產減值損失爲2.53億元,較上年增加33.82%。此外,爲加大處置化解不良力度,該行還於股東大會上審議通過了一項關於覈銷不良貸款的議案,擬對17筆符合要求的不良貸款進行覈銷,本金合計1.77億元,利息合計4225.11 萬元。

國民銀行更是在2018年年報中坦承,不良貸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該行正常經營發展。“爲此,今後重點工作就是要以清收不良爲主線,舉全行之力,花大力氣清收。要加強內控建設,制定清收方案,明確清收目標與對象,簽訂清收責任狀;多措並舉,加大清收力度,實施領導包乾,時間劃段,限期收回,加大清收獎勵力度,保持清收高壓狀態”。

年報顯示,2018年,國民銀行開展不良清收工作,全年起訴案件116件,涉及金額7536萬元,收回不良貸款本金2888萬元,收回已覈銷貸款2275萬元。

“新三板掛牌銀行多是縣域銀行,經營區域很小且客戶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出現集中爆雷的可能性相對較大,業績波動性會比較強。”上述券商分析人士坦言。

記者 範佳慧

—— /

責任編輯:賈振飛 20318643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