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光榮與夢想 走進100個基層院|安徽合肥蜀山區:從一臺打字機到“智慧蜀檢”

從一臺打字機到“智慧蜀檢”

——走進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檢察院

40年光榮與夢想 走進100個基層院|安徽合肥蜀山區:從一臺打字機到“智慧蜀檢”

圖爲1994年4月,西市區(現蜀山區)檢察院設立蜀山檢察室,時任該院檢察長賈成際(右一,已退休)主持成立會議。

院情小貼士

●現任檢察長:萬山(第6任)

●幹警人數:在編幹警46人,其中研究生學歷34人

●最高榮譽:全國檢察機關文明接待室

本報訊(記者吳貽夥 見習記者單鴿 黃河)“一間房,兩張桌子,三個人,我們是白手起家啊……”今年88歲的袁永德老人向記者講起了一臺打字機的往事。

建院初期,一窮二白,打字機在當時算是“奢侈品”。檢察院沒有自己的打字機,文書資料都要到區政府的文印室打印。花時間排隊不說,案件內容也不能保密,還可能影響訴訟時效。

“看到大家因打印苦惱,影響辦公效率,我心裏着急啊。但是檢察院沒有獨立的財權,區裏也不可能單獨爲我們配備一臺打字機,要知道,其他機關也眼巴巴地等着配置呢。”回憶起當時的窘境,袁老的心裏依然不是滋味。

“恰好,省檢察院領導到我們院視察,我就趁機大吐苦水。你猜怎麼着?省院領導當場拍板給了800元購買一臺打字機。”袁老拍着大腿高興地和記者說,“有了自己的打字機,大家的辦公效率都不一樣了!”

袁永德是1979年3月恢復重建後的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檢察院(前身爲西市區檢察院)第一任檢察長。

就是經過一任又一任檢察長的接續努力,現如今的蜀山區檢察院,已經進入了智能化辦公辦案的時代。2015年以來,該院以司法改革試點爲契機,探索人工智能在司法辦案中的應用,全面推進“遠程提審、智能語音、檢務語音輸入法、智能會議”四大系統的應用,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智慧蜀檢”。

瞿臨祉是蜀山區檢察院偵查監督科科長,今年54歲,屈指算來,他在這裏已工作了33個年頭。在他的印象中,該院經歷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三次變革,尤其以近10年的變化最爲顯著。

2007年,瞿臨祉代表安徽省參加首屆全國檢察機關偵查監督業務競賽。“當時組委會要求,使用電腦製作文檔並展示,可以加10分,但之前我從來沒有用電腦辦過公。”

爲拿到這10分,比賽前10天他突擊學習,由於普通話不標準,用拼音打字常出錯,他就在手邊放一本新華字典,有不確定的發音,就打開字典查詢。在運用中學習,在學習中運用,瞿臨祉從當初不會用電腦辦公的“小白”,到現在已成爲熟練運用智能語音系統處理案件的能手。記者採訪時,他剛剛結束案件的智能語音錄入,正在做簡單的校對調整。

瞿臨祉還將智能示證系統運用到了審查逮捕訴訟化辦案之中。“智能示證系統證據展示非常直觀,方便檢察官分析案情,作出準確判斷,能夠有效規範審查過程,保證公正透明。”蜀山區政協委員毛學農評價說。

用思變的態度擁抱科技,將科技運用到辦案實際,最明顯的效果就是提高了辦案效率。

公訴科副科長李衛華對“智慧蜀檢”的成效最有體會。案件繁簡分流後,2017年,她與檢察官助理組成的“輕案快辦”簡易組,一年就辦理了426起案件,且件件質量都很高。

在李衛華的辦案系統裏記者看到,密密麻麻地記錄着案件辦理的情況,工作日期間最多一天要受理8起案件,而這些案件辦結最快的只需要兩天。

智能語音系統和遠程提審系統是李衛華高效辦案的法寶。拿起辦公桌上的話筒,說出內容,文字就能跳出並錄入,輔助的智能糾錯系統還能及時發現錯誤之處。這可比她逐個敲字節省時間多了。“藉助遠程提審系統,現在一天能提審好幾名嫌疑人,原來花費在路上的時間,現在可以用來製作卷宗,大大提升了結案率。”李衛華說。

今年“五一”期間,蜀山區檢察院邀請老檢察長回院看看。“現代化的智慧檢務裝備隨處可見,檢察官不用親自去看守所,通過遠程提審就能搞定,真厲害!”袁永德很是感慨。

從一臺打字機跨越到“智慧蜀檢”,正是社會跨越發展在檢察工作中的一個印記。

相關文章